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要聞 要聞

年年發文年年討,農民工欠薪難題咋能無解?

2015年02月15日 17:05 | 作者:鄔慧穎 周密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春節臨近,不少被欠薪的農民工還在通過各種方式討要“血汗錢”……

  從2003年熊德明討薪事件引發全國關注,到2015年初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門對外發布《關于加強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件查處銜接工作的通知》,各相關部門重點處理農民工欠薪難題已長達10余年,但現實中依然是“部門年年發文、欠薪年年依舊”,如今欠薪事件仍呈現高發、多發態勢。

  在具體操作中,一些部門的重視只放在“嘴上喊喊”,但在實際中往往像對待皮球一樣“腳下踢踢”。欠薪問題是真的無解?還是無心去解?

  討薪常無門:“討”字透出多少無奈

  一個“討”字,背后藏有多少農民工的辛酸?!當前中國約有2億農民工,每到年關往往曝出眾多欠薪事件——

  有的公司小老板要么拖延玩“無賴”,要么干脆就失聯;有的大公司則玩“深沉”,講公司困難要農民工發揚風格;甚至有一些基層政府工程項目也出現拖欠。

  以湖南為例,湖南在去年底開展的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行動中,就發現341家單位存在欠薪隱患,涉及農民工9萬多人、工資達2.6億元。

  來自湖南的劉文,就是這樣一位被拖工資的農民工。2013年初,劉文組織近20名農民工,通過總包工頭,參與商住樓盤江西南昌市保利東灣的刮瓷工作。工程完工后,但因總包工頭胡水根對結算工程款并不滿意,向法院起訴開發商和建筑商,結果導致劉文和工友們的15萬元工資遲遲拿不到。

  上頭“神仙”打架,底下的農民工卻“遭了殃”。因為不明白事先需簽勞務合同,所以劉文和工友們求薪無門。“老鄉介紹來打工,我們也不知道應該簽合同。”劉文說。

  類似這種沒有簽勞務合同的情況當前十分普遍。江西省律師協會農民工維權指導中心律師歐陽承惟說,農民工因文化程度較低,沒有勞務合同等相關憑證,僅憑口頭約定,這成為農民工“討薪難”的一大“軟肋”。

  記者在采訪中,隨機撥打了在勞動部門登記欠薪投訴的幾位農民工的電話,發現欠薪情況都驚人相似:沒有勞務合同等相關憑證,與“老板”只有口頭協議。

  真正能起到“農民工保護傘”的現行法律法規,前提都是基于農民工應具有合同等機制,但這往往脫離實際情況。試想,不少農民工有個活干就“感恩戴德”,誰要是事前簽合同無疑被視為向老板叫板!一些農民工為了來年還有活干,也不得不對老板的“潛規則”忍氣吞聲。

  專家建議,相關法律法規不能“坐等旁觀”,應主動保護在前,事先要為農民工入工服務到位。

  底層接盤:農民工是鏈條末端的“犧牲品”

  綜合人社部和各地情況來看,今年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事件依然集中在建筑工程領域,同時煤炭、冶金、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和餐飲服務等行業拖欠問題也明顯增多。

  “建筑行業一直是農民工欠薪的高發區。”南昌市勞動監察局副局長史震宇說:“工程項目中的層層轉包、分包、掛靠等問題是影響勞動監察部門為農民工討薪的重要因素。”

  從關系上看,開發商、承包商、勞務分包、農民工形成了建筑行業密不可分的關系鏈條。勞務公司作為支付農民工工資的用人單位,大多數預先墊付工資,一旦開發商與承包商間出現問題導致工程款延遲支付,勞務公司就無力墊付,處于關系鏈條末端的農民工就成為“老板們”的犧牲品。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邱小平表示,施工單位出現的拖欠工資問題,多數是經濟承包糾紛與勞動糾紛交織在一起,形成很長的債務鏈,增加了解決欠薪的困難。

  有業內人士表示,對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資款問題的通知,有關部門去年發一個,今年再發一個,明年還要準備發,“十多年來,這樣的文件數不勝數,但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小標題)杯水車薪:保證金也難有作為

  欠薪問題難解決,曾作為資方“緊箍咒”的工資保障金也沒能起作用。據介紹,每個建筑工程開工之前,開發商與承建商雙方必須按照工程合同價款的一定比例向銀行專戶存入工資專項資金。工程合同價款低于1000萬元的按1.5%收取,高于1000萬元的按1%收取,并實行專戶存儲、專項支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

  面對老板之間的糾紛,解決農民工欠薪這種情況能否動用工資保證金?南昌市勞動監察局副局長鄧文輝表示,動用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的情況各個省份都不一樣,以南昌為例,動用條件是在承建商確實拿不出錢支付農民工工資時,由承建商申請以后才能動用。

  他說,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必須由承建商申請,再經過建委、勞動部門審批才能動用,建委和勞動部門無權動用。即使申請動用,保障金數額太少,根本不夠用。

  歐陽承惟認為,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不能過空、過虛,要真正發揮其作用。當前一些地方已建立了工資支付應急周轉金制度,以避免出現激烈沖突事件,這些有益經驗應鼓勵探索。

  還需動真格:部門間不能“踢皮球”

  農民工欠薪事件屢屢發生,這顯示對勞動者、對弱者法律法規的“保護網”還沒有編織完備,整個社會上尊重和保護勞動者、特別是保護弱勢勞動者的制度和文化也遠遠沒有形成。

  記者查閱發現,從2004年建設部、發展改革委等16家部門聯合發過《關于進一步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問題的意見》,再到2010年國辦專門發出緊急通知督促各地各機構切實解決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幾乎每年都有重頭文件,但目前相關問題依然存在。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部分縣市的清欠辦由勞動監察、建委、工會、公安等多部門組成,但推諉扯皮時有發生,常對一些勞動違法行為不聞不問、相互推諉。

  在山西太原討薪的農民工邵佳喜就有這樣的經歷。他介紹,自己去年以來到太原市小店區信訪辦去過3次,區勞動局去過3次,太原市勞動局去過1次,鄉政府去過3次,區政府去過1次。“信訪局推勞動局,勞動局推鄉政府,把我們像皮球一樣‘踢來踢去’。”

  欠薪頑疾久難根治,落實不力、執法不嚴是重要原因。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樊明表示,要解決欠薪問題,還需從政府出發,重拳出擊,發揮主動性為農民工辦實事。

  沈陽建筑大學教授劉亞臣等專家建議,開發單位和建筑商應設立專門的工資發放賬戶,專門用于定期支付工資款,主管單位對要責任單位進行監督,要逐月發放工資,以免年底總拖欠。

  在新華社報道的追蹤下,經過當地政府部門的強力介入,湖南的劉文包工隊終于在春節前拿到了工資。“過去的幾年里,我很少能讓大家這么開心地回家過年……”談到艱難討薪歷程,劉文眼眶有些濕潤。

  專家們指出,希望各級政府能切實發力,真正建立起強有力的預防和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長效機制,改變“部門年年發文、欠薪年年依舊”的局面。

 

編輯:羅韋

關鍵詞:農民工 欠薪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