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古人如何御寒?給房屋加保溫層 窮人穿麻富人穿裘

2016年02月01日 20:26 | 作者:劉昕 |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相信大家對剛過去的“超級寒潮”記憶猶新。1月23日,在這股“霸王級”寒潮的壓制下,北京周六白天的最高氣溫僅-13℃,為58年來最低晝溫。不僅如此,全國范圍內不少城市都迎來了罕見的低溫。就連廣州都迎來了難得一見的大雪,這是60多年來廣州城區首次出現這樣的天氣。


u=3914203211,928615758&fm=15&gp=0


90e6ba113823123239d54d


14160277801169


1421120851376


點擊進入下一頁


寒潮給人們帶來了刺骨的寒冷,也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好在這股寒潮來得快,去得也快,沒過幾天,氣溫回升,人們又回到了熟悉的生活狀態。在寒潮之后,人們不禁要問,在科技以及防寒物資都不太發達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度過寒冷天氣的?


其實,如今人們生活中的很多取暖設備都有古時人們取暖的痕跡。比如在部分農村,春節期間,人們走親訪友時,圍在一起“烤火”的火盆,就是古時人們常見的取暖方式;秦朝時期就有的火墻,其實就是北方暖氣的最初雛形;古人甚至能夠通過常見的物資,研發出保溫材料;我們冬天離不開的圍巾、帽子和手套,也是古人御寒的主要手段,而且古人還把這些穿戴做得更漂亮、更典雅。


當然,在古代中國,貧富分化明顯,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很好的御寒條件,杜甫筆下“路有凍死骨”也是那個時代的寫照,而白居易《賣炭翁》里提及的“心憂炭賤愿天寒”也說明了寒冬中下層百姓生活之艱辛。   

點擊進入下一頁

  清朝雍正年間的手爐


剛剛過去的“超級寒潮”,在全國范圍內帶來了罕見的低溫,出行的人們都裹得嚴嚴實實。寒風中,人們不禁在想,在平均氣溫更低的古代,人們是如何度過寒冬的?


在古代,人們為了取暖,從生活中積累了很多御寒的經驗。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冬天住房,他們發明了火墻、溫調房等建筑取暖技術,火墻是北方暖氣的雛形,而如今在南方的一些民居里,依然還建有火墻;為了便于隨身取暖,他們還發明了手爐、足爐等器物,這些器物在一些農村地區依然還在使用;他們也有手套、帽子等裝備,而且做的非常精致;他們早早就發明了火鍋,在大冷天,約上三五好友,享受暖融融的美味。


點擊進入下一頁


建筑取暖

花椒磨碎與泥做成保溫層


數千年前,古人居住的建筑中,雖然沒有像現在這樣的集中供暖設備,但古人在實際生活經驗中,發明了很多科技解決建筑取暖的問題,這些奇思妙想,一直傳承至今。有些取暖方式在如今的南方民居中使用,比如火墻。


火墻又叫做夾墻,它與北方流行的火炕的制造原理相似。它采用的是“火地取暖”模式。墻體或床體做成中空的結構,然后和灶爐相連,利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當灶爐產生的熱量被帶入墻體的中空層時,由于墻體材料熱阻值相對較低,整個墻體就可以向室內輻射熱量。


在我國歷史上,火墻這種取暖方式很早就出現了。考古學家在秦朝的興樂宮遺址中,就發現了火墻的做法。它的做法是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墻的內側,與灶相連通,這是后來常見的火炕、暖氣的雛形。


到了漢代,先是爐灶有了改進。西安閻家村漢代建筑遺址中發現,爐灶的排煙道先是在室內曲折而行,后直上通于戶外,這樣有利于增強熱量,這一套取暖體系已經和近代的火墻相似了。此后,火墻逐漸完善,比較好的火墻由爐膛、火墻體和煙囪三部分構成。爐膛既可以設于火墻體內,又可以緊貼火墻體,形成連墻爐灶模式。火墻體常砌成空心短墻,而且中間砌成曲折迂回的煙道,這些煙道有豎洞、橫洞、獨洞、花洞等多種形式,熱氣在火墻內流程長,則蓄熱時間就長,熱效率高,散熱均勻。煙囪是火墻的排煙通道,為了安全,它應有足夠的高度。火墻的爐灶可以做飯,一邊做飯,熱煙氣一邊通過火墻體供暖。火墻還可兼作隔墻,不過因為墻體是中空結構,不允許作承重結構。


火墻之外,皇宮以及一些富貴家庭還出現了一些更高級的取暖設備,類似于現在的“空調房”。


東漢科學家張衡《西京賦》里“朝堂承東,溫調延北”一語中的“溫調”,說的就是溫調房。《三輔黃圖》(古代地理書籍,作者佚名,專記秦、漢都城的建設,而以漢都長安為主。所謂“三輔”是指漢代在都城長安附近的京畿地區所設立的三個郡級政區: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曰:“溫室殿, 武帝建, 冬處之溫暖也。”故可見“溫調房”與“溫室殿”都是古代冬天用于調節溫度、進行保暖的屋子,只不過“殿”就屬于皇宮的建筑了。


未央宮溫室殿是公卿朝臣議政的重要殿所。《漢書·京房傳》:“房奏考功課吏法,上令公卿朝臣與房會議溫室。”此殿也曾是宮中藏書之所。《隋書·經籍志》載:漢哀帝時,“乃徙溫室中書于天祿閣上。”漢代未央宮與長樂宮皆有溫室殿, 以后歷朝大約皆承其制。


椒房殿是古代漢族宮殿建筑,在西漢都城長安城內,屬未央宮建筑群,是皇后所居之所。古代皇宮的取暖設備之一。《漢宮儀》上稱,“皇后稱椒房,以椒涂室,主溫暖除惡氣也”。由此可知漢代是將花椒磨碎與泥混合,作為一種特殊的防寒保暖材料,制成墻壁保溫層。《三輔黃圖》引《西京雜記》曰:“溫室以椒涂壁, 被之文繡, 香桂為柱, 設火齊屏風, 鴻羽帳,地以罽賓氍毹”墻壁上海要懸掛錦繡毯子,地上鋪著厚厚的西域進貢毛毯,還設有火齊屏風,并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即使是炎炎寒冬,這樣的房間怎會感覺出一絲寒意?


溫調房、溫室殿、椒房殿這類建筑是采用“地上升溫”的取暖模式:將火源置于室內,通過火源傳遞熱量。這種取暖模式中比較高級的應該是壁爐,在中國古代,壁爐也是常見的建筑采暖技術。考古學家在咸陽宮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三座壁爐,其中兩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層則接近最大的一室,應該是秦始皇專用的。壁爐里主要是用燒炭來御寒,并且將出煙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煙中毒。


點擊進入下一頁

  古時用的足爐


器物取暖

“湯婆子”助人“夜夜睡到明”


建筑取暖是比較高效的取暖方式,畢竟有了保暖的墻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室內的暖和。但在古代,不是每個家庭、每個房間都采取火墻等建筑結構,因此還需要一些靈活多樣的設備來輔助取暖。在數千年的歷史中,不同的地域涌現出了很多不同的取暖設備,它們也成為研究歷史的有趣載體之一。


常見的設備有火盆,它又叫“神仙爐”,是一款具有極強的地方風韻與傳奇色彩的取暖設備。史料記載,火盆起源于黑龍江,據說是在“三國時期”開始使用的,傳到今天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了。火盆的形狀以圓形為主,大小不一,其直徑大多都是五六十厘米,有的還在盆邊刻上吉祥花圖。


一直到現在,火盆是農村冬天常用的取暖設備。生長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人應該都會對火盆有記憶。一到冬天,農村里的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里放一火盆,盆里用木柴或者炭生上火,家里頓時暖融融。特別是春節走親訪友時,當戶外風雪呼嘯,大人和小孩圍著火盆,一邊“烤火”,一邊閑聊,成為春節時的一大樂趣。


除了火盆,還有一些個人用的取暖設備,比如手爐和足爐。手爐就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爐,多為銅制。它是舊時中國宮廷和民間普遍使用的一種取暖工具,形制如小瓜大小,可隨手提動,這就比火盆、火炕等取暖工具方便得多。且古代人寬袖大袍,手爐可置于袖中或懷中帶著,所以又有“袖爐”、“捧爐”的雅稱。手爐作為取暖工具在我國歷史悠久,其起源說法不一。一說源于春秋時的楚國。楚地潮濕,楚人將香草放入帶孔的熏爐中焚燒散氣,繼而發明手爐;另一說是源于隋代,隋煬帝南巡到江蘇,天氣寒冷,當地有人讓銅匠做了一只小銅爐,內置火炭,獻給煬帝取暖,煬帝稱之為“手爐”。手爐在明清最盛行,清末以后逐漸衰落。


手爐由爐身、爐底、爐蓋(爐罩)、提梁(提柄)組成。爐身有兩層,分外殼和內膽。內膽多為銅制,放燃炭以產生熱氣,而外殼包裹內膽,既能保存內膽的熱量,又能通過內外兩層之間的空氣傳導,將熱量由內膽口沿上的鏤空爐蓋(爐罩)散發出來。鏤空雕刻的爐蓋有五蝶捧壽、梅蘭竹菊、喜鵲繞梅等眾多紋形,跟爐身的福祿壽喜、花鳥蟲魚、人物山水等花紋相得益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傳統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足爐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一說“湯婆子”,很多人就知道是什么了。“湯”,古代漢語中指滾水;“婆子”則戲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足爐宋代就已經出現,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取暖用品,它和熱水袋的功能大同小異,裝滿熱水后放置被窩以提高溫度。足爐是一種銅質或瓷質的扁扁的圓壺,上方開有一個帶螺帽的口子,熱水就從這個口子灌進去。足爐有銅質、錫質、陶瓷等多種材質,一般為南瓜形狀,小口,蓋子內有厴子,防止滲漏。灌足水的“湯婆子”旋好螺帽,再塞到一個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窩里,這樣晚上睡覺便十分暖和。宋時已有。小小一件取暖用品曾經被許多大詩人歌頌過。黃庭堅《戲詠暖足瓶》詩:“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到明。”明瞿佑《湯婆》詩:“布衾紙帳風雪夜,始信溫柔別有鄉。”


在這些常用的取暖設備基礎上,文人墨客還發明一些比較雅致的取暖設備,熏爐就是其中之一。熏爐是用陶土或銅鐵制成的貯火器具,銅質器具做工精致,多為宮里使用;民間多用陶土或鐵制作。既然是文人雅士所用,它就有一些雅稱:“暖爐”、“紅爐”。它們在古代詩詞中,經常現身,為詩詞帶來一股“暖意”。白居易有一首寫熏爐的詩,名為《別春爐》:“暖閣春初入,溫爐興漸闌。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獨宿相依久,多情欲別難。誰能共天語,長遣四時寒。”


傳統熏香爐,古代的熏香爐是金屬或陶瓷做的外表有著精美圖案的火爐,在里面點燃炭火,時時撒上香料或散香。用熏爐來熏香和取暖,從漢代以后,香爐的材質逐漸豐富起來。宋代出現了瓷制的博山爐。博山爐又叫博山香爐、博山香薰、博山薰爐等名,是中國漢、晉時期漢族民間常見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見的為青銅器和陶瓷器。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征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漢代盛傳海上有蓬萊、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點擊進入下一頁

  清代三層紫砂暖硯


點擊進入下一頁

  馬王堆出土的西漢信期繡千金絳手套


衣物取暖

窮人穿麻富人穿裘


在冬天,御寒衣服是必不可少的。如今我們常用的棉織品,在全國范圍內流行起來是明朝的事情。因此,在明朝前,古代老百姓冬天大多是靠穿“褐”來御寒,褐是一種衣服的料子,屬于麻制品,限于當時的工藝水平,用褐做的衣服既不能很好地保暖又不美觀,恐怕連現在的麻袋片都趕不上。陶淵明在他的自傳《五柳先生傳》里說其“短褐穿結,簞瓢屢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真難以想象此種衣服怎樣御寒。


不過對有錢人來說,情形就不一樣了。裘是有錢人的冬裝,用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和貂裘最為珍貴,屬于奢侈品,為達官貴族所穿。鹿裘、羊裘雖然品質略遜一籌,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當時的中產階級了。古人認為狐腋下之皮毛最為輕暖,用其做成的狐白裘非常珍貴,《晏子春秋》中記錄了“景公賜晏子狐白之裘,其資千金”。


還有一種重要的取暖材料就是動物的皮毛,用各種動物皮來做大氅、披風、帽子,厚實又保暖。


當然,如果只是衣服穿厚是沒有用的,露在外面的手、頭如果沒做好保暖作用,也會冷。這個時候一雙手套就是必需品,古人深諳此道。在馬王堆漢墓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這些手套繡有各種精美的花紋,既美觀又實用。此后從其他朝代的墓穴中,也有手套出土,有和今天一樣把手指全部包住的樣式,而且這些手套上繡有花紋,放到現在,也是難得一見的時尚裝飾。


除了手部,古人對于頭部保暖也很重視,而且花樣更多。有學者研究,漢代,士庶男子冬天在帛巾里用上絲綿,然后裁成長條扎在額頭,用作保暖。元代,有地位的婦女保暖之物,比較受歡迎的是抹額,它是包于頭額,束在額前的巾飾。除開抹額,還有“臥兔兒”、“昭君套”,“臥兔兒”是一種用動物皮毛做成的女式飾品,戴在頭上,在頭頂像臥著小兔子;“昭君套”是一種無頂的女式皮帽。明朝時期,抹額非常盛行,上至達官貴人家的女性下至普通百姓家的女子,冬天都愛戴抹額。


至于男子,額頭保暖以帽子居多。五代至宋朝,騎馬出門的男子會頭戴風帽,御寒且擋風沙。元朝,忽必烈有不少皮暖帽、銀鼠暖帽。明朝,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賜暖耳”,暖耳多用狐皮類制成,和今人所用耳套相似。清朝時的暖帽,多為皮制。


為了取暖,在一些配飾上也是想盡各種辦法。對于古人來說,硯是讀書寫字的必備之物,而硯是研墨用具,在冬季遇低溫結冰,于連續書寫者十分不便。很多文人為此想了很多辦法。暖硯便應運而生,它正是為了防止冬季墨汁冰凍而制成。從出土和傳世的實物來看,唐宋時就有了暖硯,不過清朝暖硯的做工更加成熟。常見的暖硯材料有的是以歙石和松花江綠石為主,還有金、銀、銅、玉、錫、鐵、陶瓷等材料,也有相互組合而成的。


暖硯的造型多為方形、長方形,六方形、八方形、圓形、鼓形等,一般都是底座較高,二層結構。暖硯可分為水暖型、火暖型兩大類。水暖型是在墨膛之下鑿出空腔,注入熱水保溫,使硯面的溫度升高,可以防止硯中墨汁結凍;火暖型是在硯面之下制成空腔,引入炭火燒烤或置放油燈加熱。


這兩種方法都有缺欠之處。熱水保溫法,保溫時間難以持久;炭火燒烤法,石料經不住長時間的燒烤,硯面容易開裂。到了清代中晚期,江蘇宜興紫砂陶藝進入文房,利用紫砂泥可塑性強、透氣性佳和耐高溫的特性,制出了新型的紫砂暖硯。


由原材料就可知,暖硯非“寒士”所能用,倒常是皇家的專用品。暖硯材質名貴,做工精細,是清代文具中的代表性作品。


在暖硯之外,還有暖椅,提供全方位的保暖。這個發明者不是別人,正是清代的著名文人李漁。他是古代文人中少見的善于工技的人物,他在《閑情偶記》里,專門講述了他自己設計制作的暖椅的一段經歷:冬天著書,身體畏寒,硯臺里的墨汁也會因天寒被凍住。他原本想多放幾個盆炭,讓滿室都暖和起來。可這樣一來,炭塵就多了。如果只用大小二爐,手和腳是不涼了,可四肢還是冷的。于是,他就千方百計地設計制作了一個新鮮玩意兒——暖椅,就是在椅子下面設計了一個抽屜,抽屜里面放置炭爐,這樣一來全身就都不冷了。


點擊進入下一頁

  漢代分格鼎,江蘇盱眙江都王劉非墓出土。


食物取暖

“火鍋”是如何盛行起來的


大雪紛飛的冬天,呼朋喚友,圍坐著吃火鍋,高談闊論,實乃幸福之事。關于這一點,古今皆然。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寫下了意趣盎然的詩句:“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首詩也成為描述冬天飯局的經典詩句。


冬天吃火鍋,現在的很多人首選炭火銅鍋,而對分餐制所提倡的“小火鍋”不以為然。實際上,“小火鍋”在商周時期就非常流行了,當時的人多是吃“小火鍋”。當然,這也與當時的文明發展程度有直接的關系:當時的青銅器盛滿菜也只夠一人食用。北京故宮博物院里有一件西周有盤鼎,又名灶鼎,是商周青銅器中炊器與盛器的結合體。這種鼎,鼎下有托盤用于盛放炭火,類似于今天的暖鍋、火鍋。故宮里的西周有盤鼎高20.2cm,寬16.4cm,重2.26kg,從這件青銅器的容量來看,確實是“小火鍋”。


到了漢魏時期,人們吃火鍋已很普遍。從考古發現來看,此時已有各式各樣的火鍋,火鍋材質也不局限于青銅一類,出現了鐵火鍋、陶火鍋等;而且那時人們還有可以放不同料湯、燒煮不同口味的火鍋。


到了遼代,“涮火鍋”濃重登場了。許多吃貨都知道一段軼事:成吉思汗在行軍途中,為了讓將士們趕緊吃飯,隨手把幾片羊肉放入熱水中涮了幾下,發現居然味道非常鮮美,由此發明了涮羊肉。其實,有資料表明,涮火鍋在遼代時,就已經使用了。1984年,考古專家在一座遼墓的發掘中,發現了一幅壁畫,壁畫中三個契丹族人圍著一個三足火鍋,席地而坐,中間一個人攪動火鍋,身旁還有一些肉類食物。


明代火鍋盛行,且吃法已經和現代人差不多,不過他們更加講究。明代宋詡所撰《竹嶼山房雜部養生部》講述了涮牛肉的方法,其中一種是將牛肉“視橫理薄切片,用酒、醬、花椒沃片時,投寬猛火湯中速起”。到了清朝,火鍋尤為盛行。它不僅是著名的“宮廷菜”,清宮御膳食譜上有“野味火鍋”,曾被作為國宴。有資料記載,乾隆皇帝對火鍋情有獨鐘,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的御膳,共上火鍋23種、66次,有雞鴨火鍋、全羊火鍋、黃羊片火鍋,還有鹿肉、狗肉、豆腐、各種菜蔬等不同火鍋食材。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在乾清宮筵宴宗室,一次辦了530桌火鍋。


說完古人的取暖方法,不得不說一下古代取暖材料。古代冬天取暖常用木柴、煤炭等原始燃料。晉人王嘉在《拾遺記》(卷四)記載,“及夜,燃石以繼日光……昔炎帝始變生食,用此火也。”


炭也分很多種,有條件的人家,多使用人工燒成的木炭取暖,貴族之家還會有各種講究。唐玄宗時期,楊國忠家里取暖用的炭便非同一般,它是用蜂蜜將炭屑捏成雙鳳形,燒爐時用精貴的白檀木鋪在爐底,燒完之后,一塵不染。五代時期王仁裕的《開元天寶遺事》還記述了唐玄宗用“瑞炭”取暖的場面:“西涼國進炭百條,各長尺余。其炭青色,堅硬如鐵,名之曰瑞炭。燒于爐中,無焰而有光。每條可燒十日,其熱氣逼人而不可近也。”


在古代,官員工資主要由俸銀、祿米、柴直(值)銀三大部分組成。柴直銀,就是冬天包含薪炭費用在內的生活補貼。早期烤火費多是實物發放,到了明代,則將這種月俸補貼,改為“柴薪銀”,折成現金發放。明代皇室設有“惜薪司”,專管宮中所用柴、炭及衙門、山陵等處官用柴炭的供應;清代后來改成“營造處”,內設“薪庫”,專門負責儲運宮中所用的木柴、炭的采購和發放。清朝乾隆時期,每日發放炭的標準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貴妃90斤,貴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孫10斤。


編輯:陳佳

關鍵詞:古人如何御寒 給房屋加保溫層 窮人穿麻 富人穿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