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3撥游客強抱孔雀拍照拔毛 藍孔雀被活活嚇死

2016年02月22日 15:37 | 來源: 云南網
分享到: 

云南野生動物園:孔雀身上沒有外傷,初步判定為受驚嚇死亡;將加強監管

點擊進入下一頁

游客強行抱著孔雀照相 網絡截圖


  云南野生動物園孔雀園內,放養了6800多只綠、藍、白孔雀,園內這些孔雀或站、或臥、或信步閑逛、或與人嬉戲,或飛至高枝引頸長鳴……自由的孔雀,觀賞的人群,展現一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象。2月12日,云南野生動物園內一只美麗的雄孔雀卻因被部分游客強抱拍照、拔毛,受到驚嚇過度而死去。此事發生后,市民對這些游客的不文明行為表示氣憤。園方回應:“游客的不文明行為造成1只孔雀死亡,初步判定為驚嚇致死。”

  回放

  目擊者:一家人追著孔雀拔毛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但我去野生動物園時看到一只孔雀被幾個人強行按住拔羽毛及‘強抱’拍照。”15日上午10點左右,網友“poppy”報料此事,并配發了4張游客虐待孔雀的照片。該網友呼吁相關部門和園方加強管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通過網友提供的照片,能看出對孔雀施虐的游客不僅只有大人,還有小孩,只見幾名游客笑嘻嘻地抱住孔雀,一旁的同伴在不停地拍照。他們顯然對“抓到”孔雀非常開心,卻絲毫沒有發現自己懷中的孔雀已經受到嚴重驚嚇。

  此事一經曝光后,市民對這幾名游客的行為非常氣憤。市民胡先生說:“虐鷗的事還沒完,這次孔雀也被‘辣手拔毛’,嚴重抗議、非常鄙視,這樣的游客太沒素質了。” 當天在動物園內游玩的市民“內向骨頭”(網名)也說:“15日我見著一家人,從大人到小孩都在追著孔雀拔毛、并強行抱著孔雀拍照,真是讓人太氣憤啦!”

  回應

  園方:死亡孔雀為雄性,今年5歲

  昨天下午,記者聯系上云南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白先生。白先生證實,確實有游客粗暴對待孔雀。“但不是網上說的2只孔雀死亡,只有1只驚嚇過度后死亡。”

  “春節黃金周的12日上午,先后有兩撥游客強行抓住園中放養的孔雀合影,同時還存在拔毛的行為。”白先生說,動物園有明文規定和標識,嚴禁游客抓捕孔雀。“孔雀一般很難靠近,但是如果拿著飼料去引誘孔雀,就很容易抓住孔雀,況且孔雀尾巴長,很容易被揪住。”

  “當時游客太多,工作人員已顧不過來監督不文明行為,已有2撥游客強行抱著孔雀拍照,到了第3撥游客強抓孔雀合影時,正好被動物園工作人員碰見,不文明行為才被制止。但隨后不到半小時,一只被強抓合影的孔雀當場死亡。”白先生說,死亡的是只雄性孔雀,今年才5歲,羽毛很漂亮,身上沒有外傷,此前也沒有異樣。不過,這只孔雀只是被強抓合影,被拔毛的情況不明顯。

  動物園之前從未發生過類似情況

  “這只孔雀是動物園經過三代繁殖下來的,研究價值不是很大,但是就這樣死了非常可惜。”白先生說,這是動物園發生的第一起游客不文明行為導致園內動物死亡的事件,園方非常重視。“目前初步判斷死亡孔雀是因過度驚嚇致死。”

  白先生介紹,事發地的草坪上早已經寫明了禁止抓孔雀拍照等提示語,但是游客還是視而不見。“因為此前園內未發生類似情況,暫時還沒有相關的處理規定。今后我們將會進一步作出完善,目前不會追究游客的責任。”

  釋疑

  疑惑:孔雀是因被拔毛致死嗎

  專家:其實孔雀是受驚嚇而死

  對于孔雀是被拔毛致死還是另有其因,記者咨詢了昆明東方寵物醫院院長李磊。李磊說:“鳥類一般都會換毛,一般的拔毛不會導致其死亡,但是鳥類受到嚴重驚嚇后,卻極易引發心臟方面的問題而致死亡。”

  李磊介紹,養殖孔雀等鳥類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讓它們受到驚嚇。“鳥類一般對人類非常懼怕,一點風吹草動就會驚嚇到它們。像游客這樣強行抓住孔雀,還拔毛,確實會驚嚇到孔雀,從而造成孔雀猝死。”

  “不只鳥類,像兔子等寵物也極易因受到驚嚇而死。”李磊呼吁游客們,孔雀等鳥類雖美,但不能強行抓捕,一是可能造成外部傷害,二是極易因驚嚇致死。

  律師觀點

  園方可要求游客賠償

  對于此事,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孫文杰律師表示:“對于此事,從園方自身來說,要看其是否盡到了管理義務,如果園方已在事發地做了相關提醒,并進行有效監控,但還有類似情況發生,那么主要責任由游客來負責,園方可要求游客進行賠償。此外,就此事來說,假如有游客因亂丟石頭導致園內國家級保護動物死亡,造成較大損失的話,可交由警方處理。警方則可以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法律對涉事游客依法作出處理。”

  名片

  藍孔雀

  大型雞類,體長180~230厘米。雄鳥具直立的枕冠,羽色華麗。其壽命為20—25年,驚嚇致死的雄性孔雀相當于“青壯年”。

  ■ 都市時報 記者 和德

編輯:玄燕鳳

更多 時事新聞

更多 閱讀推薦

更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