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陳同斌:土壤污染治理 治標更需治本

2016年11月17日 08:42 | 作者:杜軍玲 朱婷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長期以來,土壤污染一直是被忽視的領域。相對于大氣污染、水污染,由于土壤污染極具隱蔽性、累積性,這種看似“穩定”的污染,在旁人眼中并不是一件很嚴重的事。然而,隨著“鎘大米”、“毒地”等輿論熱點事件的不斷爆出,土壤安全問題引起人們的日益關注。

這一變化對于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中心主任陳同斌來說,感受尤為突出。不過,他發現,在對這一領域重視度不斷提高的同時,一些科學常識仍不為公眾所知。他呼吁,科學家要做好科普,不要談重金屬色變。

對土地污染的認知有一個漸進過程

在陳同斌看來,土壤污染有其歷史遺留問題?!斑^去我們在管理上的失誤,土地利用方式比較粗放,導致不少良田沃土被重金屬污染?!?/p>

作為土壤污染治理領域的先行者,陳同斌已經從事了30余年的相關研究。1985年,他的碩士論文便與土壤重金屬有關。不過在當時,這個研究領域還鮮有人關注。

據他介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對土地的認識和研究主要停留在肥力和產出方面,很少有人意識到土地還存在污染問題?!爱敃r我們要做研究采樣,首先要向人證明,土壤污染是存在的。經常是哪兒有新聞線索,我們的團隊便跑到哪里,拍照調查取證。即使這樣,也是一個逐漸被認可的過程?!?/p>

2014年,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環境保護部會同國土資源部開展了首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

“這是一個比較客觀的數據,也說明了目前面臨的嚴峻形勢?!标愅笳f,“在保護土壤資源已成為共識的今天,我們應該意識到,對于已經被污染的土地,治理修復工作尤為重要。”

土壤修復是“治本”手段

如果說重金屬污染是存在于土地之上的“毒瘤”,面對癌癥,該采取怎樣的治療方案?“吃止痛片可以緩解病痛,但從根本上說,要動手術清除毒瘤,才能保證土地的健康?!?/p>

據陳同斌介紹,目前對于土地污染的治理,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土壤安全利用,一類是土壤修復。

植物阻隔是土壤安全利用的一種方式,通過種植低積累作物,減少污染物進入食物鏈,減少對人體的有害影響;也可采用鈍化劑修復,通過添加土壤重金屬鈍化劑,降低土壤中重金屬活性,減輕危害程度。

但陳同斌認為,這兩種方法都“治標不治本”。最終治理污染要回歸到土壤修復上。特別是植物修復,將是農田土壤修復的重要發展方向和途徑。

在鎘、汞、鉻、鉛、砷等重金屬污染中,陳同斌選擇了砷作為研究對象。“過去我們不太關注砷,中國的砷儲量占全球的70%,大部分的礦石都伴生一些砷。在所有重金屬里面,它的毒性最強,包括幾次被關注的新聞事件,都與砷中毒有關,它可以導致人死亡?!彼硎?,探索治理砷污染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包括植物修復,也是在反復實驗之后,才一步步推論和實踐出來。

陳同斌和他的研究團隊在國內砷最為集中分布地帶之一的湖南石門,經長達3年時間研究找尋,發現了一座有著1500多年歷史的砷礦廠,并將該礦及其附近上百種植物納入調查范圍。經層層篩選以及遺傳性鑒定,當地大量存在的一種植物———蜈蚣草成為了治理土壤污染的“良藥”。陳同斌和他的團隊發現,蜈蚣草可吸附砷、鉛等重金屬并轉移到地面的葉片里,它吸收土壤中砷的能力超過普通植物20萬倍。

于是,2001年,陳同斌和他的團隊來到湖南郴州鄧家塘村,租下村民家的4畝地,種起了蜈蚣草,這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砷污染植物修復基地。“當時最初的檢測結果顯示,被污染土壤的砷含量超出國家標準兩三倍。種植蜈蚣草一年之后,土壤的砷含量下降了10%,3年后,土壤砷含量進一步下降至30%~40%,5年后砷含量降至安全范圍?!?/p>

看到明顯效果后,2005年,陳同斌應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邀請,在當地開展農田土壤修復工作;2007年,在云南個舊開辟了500畝試驗田,對蜈蚣草修復技術進行推廣和深化研究;2011年,財政部和環保部列專項資金,支持陳同斌帶領環江農民種植了1280畝的蜈蚣草。5年后檢測結果顯示,蜈蚣草不負眾望——每畝蜈蚣草每年“吸走”的砷高達7~13公斤,是名副其實的“吸毒草”。

如今,利用蜈蚣草進行植物修復,已經基本具備了產業化的基本條件。總結這些年的經驗,陳同斌認為,“科學要從實驗室走向應用,技術標準化和規?;苤匾N覀円岒隍疾菪迯图夹g固定下來,不能說在實驗室或試驗田里能用就行,到農民自己種植時效果就不一樣了。為此,才有了這六七年不斷對蜈蚣草的應用技術成熟化和成套化的探索。”

污染治理需要精細化

面對如今土壤污染的嚴峻形勢,陳同斌認為,當土壤污染成為既定事實,目前只能投入大量財力去改善土壤環境,否則,就像定時炸彈,遲早會出事。從環境倫理的角度來說,人類在自然環境中的活動,不能破壞完了就不管了,不是對污染的地方不管,只是保證我們吃到干凈的食物就行。環境是一個循環系統,要將它恢復到合理的程度,方能持續發展。

在他看來,土壤有重金屬是正常的?!捌鋵?,目前對于重金屬超標與食品安全的關聯,公眾本身沒有建立一個很好的科學認識,很容易產生恐慌心理。真實情況到底怎樣,這都需要研究者去解釋和科普。對于科學工作者來說,應該承擔起這個責任,避免公眾談重金屬色變?!?/p>

對于今年5月底出臺的“土十條”,“這表明國家的治理重心由治理轉移到防控,這一表述基本符合現實情況?!标愅笳f,“但我們也不能忘了,修復污染土壤才是改善土壤環境質量的根本。土地即便是休耕的話,下場雨,污染土壤也可能進入水中。只有修復了,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土壤污染的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大家還缺少一種思維?!标愅笳f,“就像人生病的時候,去看大夫,需要診療之后才知道問題在哪,吃什么藥。但對于土壤的‘病癥’,大家還缺乏這種思維。以為土壤的治理方法都差不多,簡單地撒點東西,就能治重金屬污染,這樣的認知離科學仍然很遠?!?/p>

此外,他認為,建立土壤環境質量管理和修復信息系統很有必要。在湖南石門,陳同斌和他的研究團隊運行著一個土壤環境質量監測與土壤環境修復系統,不光對被污染的土壤進行檢測,修復時也需要進行動態監管,追蹤修復情況。

“土壤是一個面上的信息,必須有空間概念和有效手段去管控它。”陳同斌說,以往在全國土壤普查的時候,登記的是某某家的地,但這塊地可能重新分配了,也可能因主人不在,讓空間的確認變得模糊。如今,通過高科技手段,用GPS定位,能跟蹤采樣的軌跡,讓它精準化和可視化,把點上的信息轉換成面上的信息。在土壤污染的監測和修復治理中,這一技術值得推廣。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陳同斌 土壤污染治理 治標 治本 土壤污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