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李君如“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

2017年04月24日 10:30 | 作者:李君如 |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學習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最重要的,是要學習和把握習近平治國理政的立場、觀點、方法,包括同辯證思維、世界眼光相聯系的歷史思維。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具有鮮明的歷史思維特點

習近平是一位具有廣博歷史知識和深厚文化修養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家,因此他的治國理政思想中具有濃厚的歷史思維特點。我們學習他的系列重要講話,不僅可以讀到大量引自中外歷史的典故、人物及其警句,而且可以讀到他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并用以回答和解決今天的問題。

習近平的歷史思維有什么鮮明的特點呢?

首先,習近平的歷史思維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思維。習近平十分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重視學習辯證唯物主義,而且重視學習歷史唯物主義。事實上,他在組織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先學的就是歷史唯物主義。他的歷史思維貫通著歷史唯物主義。他對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對孔子的分析和評價,堅持的是歷史唯物主義;他對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復興歷史的分析和評價,堅持的是歷史唯物主義;他對中國共產黨歷史包括對毛澤東的分析和評價,堅持的是歷史唯物主義;他對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包括對改革開放前后歷史的分析和評價,堅持的是歷史唯物主義。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是習近平歷史思維最大的特點。

其次,習近平的歷史思維是揭示和反映歷史規律的科學思維。馬克思主義的思維方式,就是實事求是的思維方式,從來都是以揭示反映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并用這種規律性認識作為行動向導為自己的使命。習近平愛好歷史,不是為歷史而歷史,而是把人文和科學融于一體,注重從歷史中修養人生,從歷史中認識規律,并從人的素養提高和歷史規律的把握中,認識中國今天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治國理政的明智決策。

再次,習近平的歷史思維是黨中央以史為鑒治國理政的科學方法論。比如,他曾經說過:“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縱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是歷史規律。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讓和平的陽光永遠普照人類生活的星球。”以史為鑒,是中國史學的重要特點,習近平的歷史思維繼承和弘揚了這一傳統和特點。因此,習近平的歷史思維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以認識和改造世界為己任的,融科學與人文于一體的,并用以黨中央治國理政的辯證的歷史的思維方式。

習近平的歷史思維源自他的大歷史觀,有八個關于歷史的重要論述,十分醒目

習近平為什么那么重視歷史和歷史思維?這跟他對歷史的認知特別是他的大歷史觀有密切的關系。習近平是怎么看歷史的呢?他的歷史觀有什么特點呢?在他關于歷史的論述中,有八個重要論述,十分醒目。

一是,“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边@是他2015年11月3日在會見第二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外方代表時說的。當時,他從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一組反映中國近現代史的浮雕講起,指出我們提出中國夢,“它的最大公約數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是把我們已經做過的事、正在做的事、將要做的事,作為一個歷史整體來考慮。2014年5月4日他在北京大學同師生進行座談時說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彼辉購娬{:“中國的今天是從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發展而來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卑熏F在的事同歷史的邏輯發展聯系起來,并對未來的發展做合理的預測,這樣把歷史看作是一個整體和過程的研究和觀點,我們稱為大歷史觀。用這樣一種大歷史觀來治國理政,是習近平思維方式的重要特點,也是他治國理政的重要特點。

二是,“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任意選擇”。這是他在2013年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講的。這一論斷,強調的是歷史的客觀性。歷史是客觀的,是誰也不能任意選擇和任意打扮、任意篡改的。什么叫歷史?歷史這一概念有兩層含義:一是客觀意義上的歷史,即世界萬事萬物的時間存在方式。大到宇宙、生物、人類,中到民族、國家、政黨,小到家庭和我們身邊的各種事物,都有其時間存在方式,都有歷史。二是客觀世界在主觀中反映出來的歷史,即人對世界萬事萬物的時間存在方式的反映和記述。我們讀到的歷史書上的歷史,我們稱為歷史科學的歷史,都是這一含義上的歷史。這兩層含義的歷史,是辯證統一的,而不是分割的獨立的兩類歷史。第二層含義的歷史,是一個研究過程,一個不斷接近于第一層含義的歷史的研究過程。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強調歷史是客觀的,而不能任意選擇和打扮、篡改的;同時又鼓勵不斷深化歷史研究,鼓勵歷史研究中的百家爭鳴。習近平的歷史觀,就是這樣堅持歷史客觀性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

三是,“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這一論斷,是緊跟著上面這一論斷講的,強調的不僅是歷史的客觀性,而且關乎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因此,我們更要敬畏歷史、尊重歷史,而不能隨意丑化歷史、糟蹋歷史。歷史虛無主義的要害,就是“否定老祖宗”“挖地基”,從根本上否定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黨。因此,學習和研究歷史,不僅要懂得歷史的客觀性,而且要有歷史的嚴肅性和莊重性。即使對歷史問題開展百家爭鳴,也要考慮“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這樣一個嚴肅的問題。

四是,“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旺的真實記錄,是前人的‘百科全書’,即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匯?!边@里講的“歷史”,是反映和記錄客觀歷史的歷史學意義上的歷史。這是他在2011年中央黨校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說的。在那次講話中,他還說過:“歷史記述了前人積累的各種科學文化知識,記述了他們治理國家和社會的思想與智慧,記述了他們經歷的成功和失敗的經驗與教訓。”這三個“記述”說明了歷史學的科學性。他強調了兩點:第一,作為科學的歷史,必須是客觀歷史的真實記錄;第二,歷史科學不同于一般的科學,是“百科全書”即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匯。這是迄今為止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歷史科學的最高評價。

五是,“歷史是前人的實踐和智慧之書”。他在強調歷史學是科學的同時,還強調歷史和哲學一樣,都跟“智慧”相關。他在2011年中央黨校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指出:“哲學是人類的智慧之學,歷史是前人的實踐和智慧之書?!绷暯疥P于歷史的這一看法,源自毛澤東的歷史觀。他說:“毛澤東同志在青年求學時期就曾說過:讀史,是智慧的事。就是說:你要增加智慧嗎?史書是不可不讀的?!蔽覀冎溃谌说恼J知體系中,技能、經驗、知識、智慧等等,智慧是最高的。在德國的一次演講中,他還引用了德國文學家萊辛的名言:“歷史不應該是記憶的負擔,而應該是理智的啟迪?!卑褮v史稱為智慧之書,是理智的啟迪,是對歷史本質的深刻闡述。人們把哲學看作是智慧學,就是強調哲學提供給人類的不僅是知識,而且是駕馭知識的智慧。但是如果把哲學僅僅看作是知識的科學體系,只是記誦原理,就會把哲學最重要的智慧學特點抹殺了。把哲學和歷史結合起來學,把“智慧之學”和“前人的實踐和智慧之書”結合起來學,從歷史中獲取啟迪我們理智的智慧,就可以使我們成為不僅有知識,還有智慧的人。

六是,“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豐富生動的教科書”。這三句話,第一句話他是2014年3月28日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的演講中講的;第二句話他是2013年6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講的;第三句話他是2010年7月21日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講的。這是從功能上來定義歷史和黨史,強調作為科學的歷史是“教科書”。古人常講:“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習近平也多次引用過這句話。他在2013年3月1日中央黨校80周年校慶的講話中,還說過:“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彼麖氖贰⒃姟惱淼谋容^中,闡明歷史是“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的教科書。這對于擔負著治國理政使命的領導干部尤為重要。因此,他強調領導干部要把學習黨史、國史作為“必修課”。他說:“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七是,“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边@是他在2014年7月7日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7周年時講的話。他所說的“清醒劑”,指的就是歷史不僅提供經驗,還提供教訓,這可以幫助人們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尤其在治國理政中保持清醒。事實上,一個人也好,一個黨也好,一個國家也好,不可能不犯錯誤,但是付出了學費必須有收獲,不能重犯同類錯誤。這也是我們重視學習和研究歷史的原因。把歷史和黨史定義為“清醒劑”,其意義就在這里。這顯然也是從功能上定義歷史和黨史。

八是,“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這是2013年7月他在西柏坡講的。這個論斷,不僅僅進一步闡明了黨史是豐富生動的教科書,闡明了學黨史的重要性,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怎么全面認識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這一基本問題。在一些人看來,我們黨在歷史上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能不能成為我們的“營養劑”,是一個問題。因此,我們解釋說,即使是錯誤也是寶貴的思想財富。習近平關于黨史的論述中,也有這樣的思想,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黨史觀是大黨史觀,一是把黨史放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中去認識和定義,二是把黨史放到人民的探索和奮斗的歷史中去認識和定義。他說過:“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是一個接續奮斗的歷史過程,是一項救國、興國、強國,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完整事業?!币簿褪钦f,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就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續奮斗的歷史,是救國、興國、強國的歷史。這樣來定義黨史,把黨史放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歷史中去考察,就可以更好地認識黨史,包括能夠更好地認識黨的歷史上的成就和失誤。他還說過:“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中國近現代以來歷史最為可歌可泣的篇章,學習中國近現代史要特別注意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歷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又造就了新的歷史輝煌。”這樣從人民的探索和奮斗史、從黨與人民的關系來定義黨史,并且突出“可歌可泣”四個字,可以更好地說明中國共產黨黨史的性質。用這樣的大黨史觀來看黨史,就可以體會到它確實是“最好的營養劑”。

綜上所述,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實踐和思想中有一個非常深沉的歷史內涵和思想內涵。這就是他一再強調的:“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這是一種從宏觀到微觀、把過去、現實和未來聯系起來考察問題、作出決策的大歷史觀。去年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他明確指出:“觀察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需要有一個寬廣的視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國發展大歷史中去看?!边@種大歷史觀,不僅是我們觀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史和認識哲學社會科學重要性的大視角,更是我們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視角和方法論。因此,學習和研究他的治國理政思想及其歷史思維,必須注意到并深刻認識他的這一大歷史觀。

作者: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李君如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李君如 歷史 現實 未來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