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內蒙古:各族兒女共攜手 守望相助幸福長

2018年03月23日 11:17 | 作者:馬少林 蘇永生 | 來源:內蒙古日報
分享到: 

“天上的大雁,依戀著白云。美麗的飛翔,溫暖地追尋。多情的草原,依戀著陽光。蔚藍的故鄉,吉祥的家園。啊啊嗨……無邊的草海根脈相連,遼闊大地山川綿延。各族兒女攜手同心,守望相助幸福永遠。”一首深情的《守望相助》,唱出了內蒙古各族兒女手拉手、心連心,共同創造美好未來的心聲。

2014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希望內蒙古各族干部群眾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門,守好祖國邊疆,守好內蒙古少數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園;望,就是登高望遠,規劃事業、謀求發展要跳出當地、跳出自然條件限制、跳出內蒙古,有寬廣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識;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眾要牢固樹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思想,各族人民擰成一股繩,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如浩蕩東風吹拂萬里草原,讓內蒙古各族人民深受鼓舞。牢記總書記囑托,2500多萬各族人民團結一心,銳意進取,擼起袖子加油干,為建設新時代的“模范自治區”不懈努力。

牢記總書記囑托,始終如一呵護“模范自治區”崇高榮譽

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巴彥庫仁鎮居民夏民山和他的兄弟姐妹們幾家人組成了一個回族、漢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滿族6個民族、三世同堂的“大家庭”,他們的每一次聚會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精致的回族繡花帽、華麗的蒙古袍、莊重的鄂溫克袍、艷麗的達斡爾繡花坎肩等各具特色,蒙古族的奶茶和手扒肉、回族的油香和馓子、達斡爾族的柳蒿芽湯、鄂溫克族的奶干、滿族的沙琪瑪等香氣撲鼻。在這個有著45口人的“大家庭”里,大家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作為多民族聚居區,全區平均每8個家庭中就有一個是多民族混合家庭。做好民族工作,不僅關系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而且關系自治區工作全局。

內蒙古自治區深入貫徹落實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不斷完善配套法規,加強普及宣傳,強化監督檢查,在貫徹國家統一政令前提下依法行使自治權,維護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保證各族人民共同當家作主。2013年以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共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規50件,批準和批準修改地方性法規、單行條例72件,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發展民族經濟、傳承民族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蒙古語言文字是自治區的通用語言文字,是行使自治權的重要工具。為提高蒙漢兩種文字的并用率、準確率和規范率,從2014年到2016年,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社會市面蒙漢文并用專項治理工作,蒙漢兩種文字并用的標牌等成為城市街頭一道獨特的景觀。自治區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的意見》和《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中長期規劃(2014-2020)》,累計投入資金1.5億元,實施項目73個。投資1.96億元的“蒙古語言文字數字資源建設與共享工程”項目順利實施,蒙古語言文字信息化建設邁出新步伐。

今年新學期又開始了,烏蘭浩特蒙古族小學,蒙古語、漢語朗朗的讀書聲在校園響起。

校長包永梅介紹:“我們學校共有24個教學班,學生90%以上都是蒙古族。蒙古語授課的學生從二年級開始加試漢語,實行雙語教學。為了讓蒙古語授課的學生學好漢語,我們從一年級開始就教他們學習漢語拼音,讓他們能夠借助拼音閱讀漢語書籍,為下一步學好漢語課打下基礎。我們學校還經常組織蒙古語授課的學生去其它學校體驗漢語教學氛圍,開展交流互動,讓民族團結的種子扎根學生心田。”

內蒙古自治區不斷加大雙語教育力度,90%以上的民族中小學和幼兒園實行蒙漢雙語教學。自治區還在公務員考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每年從錄用、招聘計劃總數中拿出15%的職位(崗位),定向招錄蒙古語授課畢業生。

做好民族工作,少數民族干部是重要橋梁和紐帶。多年來,自治區大力培養、選拔、使用少數民族優秀干部。目前,全區少數民族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占比均明顯高于自治區少數民族人口所占比例,在參與、管理國家和地方事務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就是堅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維護祖國統一,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堅持依法治國,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內蒙古各族人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守望相助、團結奮斗、一往無前,傾情譜寫新時代內蒙古民族團結進步的新篇章。

牢記總書記囑托,不忘初心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春節剛過,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小黑河鎮西地村黨支部副書記丁守榮就為村里合作社的事兒忙碌起來。合作社投資近千萬元的恒溫庫正在安裝設備,面粉加工廠也正在辦理審批手續。

西地村是一個蒙古族聚居村,過去因為路難行、村容差,曾一度被村民戲稱為“爛西地”。近年來,在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兩級民委的支持下,西地村通過發展種植業和旅游業,一舉改變了貧窮落后面貌,不僅被國家民委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丁守榮還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

“擰成一股繩,共同奔小康。這幾年,村里種植蔬菜的村民越來越多了。我們建恒溫庫,就是想把大家賣不出去的蔬菜集中儲存起來,搞反季節銷售,增加村民的收入。”丁守榮說。

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瞄準牧業旗縣、邊境旗市、“三少民族”自治旗、民族鄉和少數民族人口相對集中地區這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自治區在財政轉移支付、生態和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生態移民、民生保障、公共服務等方面實行政策傾斜,為這些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今年春節,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杜拉爾鄂溫克民族鄉杜克塔爾村村民孟玲桃格外開心。年前,她抓住大家購買年貨的商機,通過微信接單、快遞發貨,把自家種的黑木耳賣到全國各地,一下子賣了3萬多元。2017年,她種植了7萬棒黑木耳,鄉政府不僅幫助她設計了專門的商標,還為她協調貸款50萬元擴大生產規模。

孟玲桃說:“黑木耳菌株廠房已經建起來了,設備也買了。今年我準備自己生產黑木耳菌株,帶著鄉親們一起種植高質量的黑木耳,一起增收致富。”

包頭市神弓民族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巴彥爾吉呼龍春節剛過就回到公司所在地達茂旗百靈廟鎮,開始招聘新的生產人員。從一開始租賃廠房生產到購買自己的廠房和設備,公司的每一步發展,都得到了政府的扶持和幫助。

“自治區旅游業發展迅猛,帶來了巨大商機。除制作蒙古族傳統家具外,今年我們又增加了制作蒙古包的業務。我要抓住機遇好好干。”巴彥爾吉呼龍信心十足。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全面落實國家針對邊境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地區的差別化支持政策,認真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和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自治區行動有力。目前,20個邊境旗市全部納入國家扶持范圍,人口較少民族聚居村由192個增加到231個,少數民族聚居村生產生活“五通十有”的目標基本實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內蒙古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9.8億元,自治區本級財政預算安排3.9億元,共實施4900多個項目,培育壯大了一批優勢特色產業,極大地促進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基礎設施和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也凝聚了各族群眾的團結奮斗之心。

“孩子們都上學了,老人們有社保了,出行道路暢通了,家里有自來水了,在家里就能和千里之外的親人朋友視頻交流了,通過網絡能把草原特產推向世界了……”

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罕蘇木蘇木珠日和嘎查牧民斯欽巴圖,用自己的親身感受說出了黨的好政策給家鄉帶來的巨大變化。

牢記總書記囑托,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考察內蒙古時強調,要始終高舉民族團結旗幟,堅持和發揚各民族心連心、手拉手的好傳統,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把內蒙古建成祖國北疆安全穩定的屏障。

牢記總書記囑托,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內蒙古各族人民用自己的生動實踐譜寫著一曲曲民族團結的盛世歡歌。

針對社區蒙、漢、回、滿等各民族群眾雜居的實際,呼和浩特市玉泉區興隆巷辦事處清泉街社區黨總支書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武荷香推行“少數民族群眾為構建和諧社區服務、社區為少數民族群眾服務”的“雙向服務”模式。社區成立了6個特色黨支部,讓少數民族黨員發揮作用。設立少數民族專線,建立少數民族聯系網,切實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社區各族居民相處得就像一家人。

在蒙古族人口占96%的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烏蘭哈達鎮東蘇嘎查,孫久仁被嘎查群眾親切地稱為漢族榮譽村民。作為興安盟科技成果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他多年來協調相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為嘎查修路、打井、蓋育苗暖棚,手把手地教大家先進種植技術,主動幫助有困難的群眾,大家都把他當作自家人。

各民族大團結是內蒙古的光榮傳統,是自治區各項事業發展進步的基石。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大力發揚各民族心連心、手拉手的好傳統,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和創建活動,使“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的思想深深扎根各族人民心中,使“模范自治區”的榮譽永放光彩。2017年6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經驗交流現場會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盟興安盟召開,內蒙古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得到充分展示。近年來,自治區不斷健全完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政策指導體系和標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走進機關、企業、學校、社區、農村牧區、軍營、宗教場所等地,人人知曉創建、人人參與創建在全區蔚然成風。

2017年9月,在內蒙古自治區全區第九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345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350名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隆重表彰。這些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立足本職崗位,帶頭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為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創造了突出業績,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民族團結大愛,傳遞著民族團結正能量。

牢記總書記囑托,心手相連守好共有精神家園

今年2月5日,“‘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鄂爾多斯非遺博覽會暨第二屆“年的記憶”年俗文化節在康巴什區開幕,為當地群眾送上了一場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盛宴。

傳統手工藝展示、非遺展演、蒙古族歌舞表演、非遺技藝體驗、非遺衍生品和文化創意產品展、鄂爾多斯民間文化藝術品交易會,促進了鄂爾多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年俗老照片、老物件展,主題年畫展,戲曲專場文藝演出,元宵節猜燈謎,在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也引導全社會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豐富了傳統節日文化內涵。

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自治區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進一步筑牢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

2017年11月17日,通遼職業學院學生周艷梅和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600多名代表一起,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從9歲開始照顧癱瘓的養母,后來養父患腦血栓喪失勞動能力,堅強的女孩毅然挑起全家重擔,14年如一日守候養父母無怨無悔。她孝老愛親的行為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她也因此榮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榮譽稱號。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內蒙古自治區文化藝術體育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讓各族群眾享受到了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服務。2017年,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信息共享、數字圖書館推廣、“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等惠民工程加快實施,邊境地區和貧困旗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公益電影放映、廣播村村響、草原書屋實現行政村(嘎查)全覆蓋。

每年的9月6日被確定為自治區草原文化遺產保護日,內蒙古自治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傳承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引來廣泛關注。國家民委命名的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增加到43個,為傳承特色文化、促進民族團結發揮了積極作用。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內蒙古成功舉辦,成為一次各民族大團結的盛會、展示各民族風采的盛會。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促進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構筑。

今天的內蒙古,文化在傳承中創新,文明在交流中互鑒。各族人民共守美好精神家園,“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已經成為自覺行動。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鑄就輝煌!

內蒙古自治區全區各族人民正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發揚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馬少林 蘇永生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民族團結 內蒙古 少數民族 自治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