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與效

2018年05月07日 11:00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分享到: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這為新形勢下做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強調讓金融回歸本源,服從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把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賦予金融工作的重要使命。

下載

資料圖

金融體系的演進過程,就應當是不斷改進和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過程。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業的天然職責。金融和實體經濟從來都是共生共榮的關系,實體經濟根深蒂固,金融才能枝繁葉茂;金融與實體經濟循環通暢,實體經濟才會活力四射。從世界金融發展的歷程看,金融因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產生,并依賴于實體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實體經濟發展程度決定金融業發展水平,金融自身發展如何,對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多大作用,取決于金融與實體經濟結合的程度。實體經濟決定金融,金融服務于實體經濟,這是二者互動發展的客觀規律。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前,人們常常把金融稱作現代經濟的核心和靈魂。國際金融危機后,更多人認識到,金融最重要的功能是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服務。實踐證明,百業興則金融強,金融的根基是實體經濟。金融只有堅持服務實體經濟,才能與實體經濟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進而促進經濟整體健康發展。金融一旦偏離了服務實體經濟的軌道,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會出現非理性的擴張,出現過度自我循環和自我膨脹現象。這種現象不僅會導致資源配置扭曲、影響實體經濟發展,還可能引發金融危機。因此,服務實體經濟既是金融業的天職和本分,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更是實現自身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活,經濟活。為實體經濟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是金融的本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金融改革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金融業保持快速發展,金融產品日益豐富,金融服務普惠性增強,金融改革有序推進,金融體系不斷完善,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雙向開放取得新進展,金融監管得到改進,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的能力增強。但同時也要看到,近年來金融與經濟發展不協調、不充分、不可持續問題突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與效。

第一,要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為實體經濟所提供的資源配置能力和效率,決定整個經濟體綜合發展水平和潛在增長能力。金融業必須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認清自身的功能和定位,努力增強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通過引導社會上龐大、分散和無序的資本有序流向實體產業、實體企業來實現的。在這一過程中,要遏制資金“脫實向虛”,回歸金融服務本位,不斷改進信貸政策實施方式,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加強對創新驅動發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雙創”支撐就業等的金融支持;做好對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建設的金融服務;大力發展消費信貸,支持擴大內需,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著力發展科技金融,為創新驅動發展保駕護航;積極發展普惠金融,大力支持小微企業,為產業扶貧提供有效充足的金融資源;瞄準“三農”和精準脫貧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為農村地區特別是農村貧困地區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提供金融支撐。

第二,要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要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有效疏通金融進入實體經濟通道,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有效性為核心,構建一個支持創新和經濟結構轉型的強大金融市場體系。要把直接融資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進一步降低新三板、創業板及中小板門檻,用企業成長潛力、企業誠信度、企業發展目標作為市場準入門檻主要參考值,不斷增加直接融資比重;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積極推進金融技術和服務技術創新,發展“金融+互聯網”商業模式,實現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提高金融服務效率;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機構要充實、配備具有與產業、行業相關專業背景的技術人才,這樣才能更好了解企業的需求,才能真正做到服務實體經濟。

第三,要將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效作為衡量金融業績的重要指標。金融機構應端正業務經營指導思想,平衡好追求經濟利益和履行社會責任的關系,將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效作為評價經營績效的重要指標,增強全體員工服務實體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完善金融機構績效考核體系,既要考核融資數量,又要考核資金流向,研究制定出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相關統計和考核體系,對績效情況進行量化評價。在考評體系設置上既重總量又要看結構、質量,將制造業、新經濟、中小微企業、涉農企業等分類統計,加大考核權重。從機制上引導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傾斜。可考慮出臺更具針對性的制度安排,以引導低成本資金更多進入實體經濟,鼓勵大型銀行將資金投往實體經濟,鼓勵它們開展中小金融機構轉貸業務,提高服務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的能力;利用非現場監管、現場檢查等形式,加強對金融機構落實服務實體經濟政策情況的監督,監管部門要對各金融機構推出的金融產品和金融工具進行實時監測、分析評估和監督管理,堅決遏制資金“脫實向虛”傾向。

(作者:中國工商銀行廊坊分行 楊光宇)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金融 經濟 實體 服務 務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