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王利明:治理信息泄露亟須完善立法

2016年10月10日 16:10 | 作者:王利明 | 來源:檢察日報
分享到: 

最近發生了幾起電信詐騙導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引起公憤,雖然犯罪嫌疑人很快被抓獲,但與這幾起案件相關的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仍值得我們持續關注。公眾普遍質疑這樣的問題,即犯罪嫌疑人怎么這么快就能夠得到受害人的準確信息?是從哪里獲得這些信息?是否有人給他們提供了這些信息?這些信息的泄露者應當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王利明

王利明

個人信息泄露已成為公害

目前,個人信息的泄露十分普遍,已經成為一種公害,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嚴重的電信網絡詐騙背后都存在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一些違法行為人利用受害人的信息進行精準詐騙,竟然屢屢得手。前不久,某大學教授剛賣完房子,信息就被泄露,結果被詐騙1000多萬元。信息泄露危害人們銀行存款安全,甚至嚴重危及個人人身安全,也有一些信息泄露導致個人正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據報道,全國26個省多位艾滋病感染者曾接到詐騙電話稱會發放補助。甚至有人接到電話敲詐,稱不給錢就曝光艾滋病感染者的信息。如此大面積的信息泄露令人震驚。這些艾滋病患者本身就是社會弱者,其個人信息被泄露將使得一些人痛不欲生。

時下,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個人信息泄露的受害者,個人信息泄露無時無刻不在上演,我們的正常生活都可能因為個人信息的泄露被完全打亂。比如,去證券公司開一個戶,就會收到很多炒股、融資的垃圾信息;去銀行開戶或到保險公司購買保險,就會接到許多是否需要投資理財、買保險的騷擾電話;通過房地產中介租賃房屋,就會收到無數售房、租房的電話;剛買完房子,就會收到無數詢問是否需要裝修、出售房屋的騷擾電話;去醫院做一次孕檢,就會收到推銷奶粉、月嫂服務等諸多與嬰幼兒有關的信息,如此等等,不勝枚舉。可以說,莫名的騷擾電話、信息,已經成為忙碌的現代人不得不承受的負擔,嚴重妨礙了私人生活安寧,給生活增添了壓力與疲憊。更危險的是,如果這些泄露出去的信息被非法利用,如用于網絡電信詐騙,后果將不堪設想。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不僅是保護個人財產安全的問題,更是保障個人隱私、私人生活安寧的問題,從根本上說,就是保障民生的問題。

應當制定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

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信息代表著財富、代表著銷售渠道。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機遇。獲取信息成為商家競爭的法寶,巧妙利用個人信息也成為競爭的重要方式。從效率層面而言,確實應當鼓勵個人信息的積極利用,但也不能只注重個人信息的利用而忽略了保護。迄今為止,全世界已經有90多個國家和地區制定了專門保障個人信息的法律,宣告個人享有個人信息權,甚至將個人信息作為一種基本人權對待,這也反映了個人信息保護的重要性。在我國,雖然2015年11月1日起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規定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其他方面也不乏相關規定,但總體上,對個人信息的保護仍很不夠,需要從多方面予以加強。

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應當在正在制定的民法典中明確規定個人信息權,任何人不得非法獲取個人信息,更不得非法出售或者提供個人信息,對信息泄露者應當視其情節輕重,追究其法律責任。以個人信息權為基礎,應當制定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重點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一是合法性和合目的性原則。不是所有的個人和機構都可以收集個人信息,特別是大規模地收集個人信息。任何機關和個人在收集他人個人信息時,都應當遵循合法性原則,保證收集的主體和手段必須合法。同時,個人信息收集必須要符合特定目的,例如,銀行收集的個人信息只能限于銀行內部使用,房屋中介收集的個人信息只應在交易過程中收集,交易后應當銷毀,而不能在此目的之外使用相關信息。

二是知情同意原則。知情同意是個人信息權的核心,是最能夠體現個人價值的原則,信息人本人的知情同意是對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和使用的基礎,沒有當事人的知情同意,除非法律強制規定的情況以外,任何的收集行為都是沒有合法性基礎的。對一些重要信息的收集,特別是關系個人核心隱私信息的收集,必須取得本人的同意,并且應當向被收集者告知信息的收集目的、用途和使用期限等。在信息收集以后,權利人應當享有跟蹤、查閱以及防止個人信息被非法利用的權利。

三是明確個人信息收集的范圍。也就是說,立法應當明確規定相關主體收集個人信息的權限和范圍,明確哪些個人信息可以被收集,哪些不能被收集。在收集個人信息時,應當遵循盡可能少收集的原則,即不能收集超出法律允許范圍內的個人信息,更不能無限制地、大面積收集個人的信息。

四是個人信息收集后的妥善保管責任。個人信息收集后,應當有專人保管和負責。如果發生個人信息泄露后甚至無法確定由誰負責,這就很難有效預防個人信息的泄露。收集主體即特定的機構或個人,應當對個人信息收集后的泄露承擔責任。收集主體因對個人信息保管不善而造成權利人利益受損的,其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責任,根據具體情形還可能與具體信息侵權行為人一起,對權利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對于掌握信息的相關行業,要建立起信息保護與信息安全的防火墻,個人信息錄入到相應系統之后,只有專門負責人才能接觸,而不是個人可以輕而易舉地接觸到這些信息。這樣,一旦出現個人信息的泄露,就可以直接追究這些專門負責人員的責任。

五是最少使用原則。即從事某一特定活動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個人信息時,要盡量不使用。這就類似行政法上的比例原則,即在必須使用并征得權利人許可時,要盡量少使用;獲取的信息量,以滿足使用目的為必要;為達到目的只需要使用權利人的非敏感個人信息,就不應該擴大信息收集和使用的范圍。

六是個人信息的查詢規則。一旦有關機關收集個人信息后,并不意味著任何人都有權查詢,因為有些個人信息屬于個人的私密信息,應當受到法律保護。例如,個人的房產信息等財產信息,如果是與房產交易毫不相關的主體,就不得隨意查詢他人的房產信息。只有利益相關方,例如交易相對人等,才有權查詢他人的房產信息。

七是明確侵害個人信息權利的責任。目前,有的機構大面積收集個人的信息,導致個人信息的大面積泄露,這些主體的責任并不明確。立法應當明確侵害個人信息權利的責任,如果確實是機構的原因導致信息大面積泄露,則機構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是機構的工作人員私自泄露了個人信息,除該個人應當承擔責任外,機構視具體情節也可能需要依法承擔責任。如果是機構對個人信息保管不善,同時又有外界第三方非法獲取并使用個人信息,此時機構可能需要與第三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21世紀互聯網和高科技的發展,在給現代人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挑戰。互聯網時代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對個人的隱私和個人信息進行保護。只有社會構建切實保護信息的法律機制,在民法典中明確承認個人信息作為基本民事權利,嚴格保護個人信息權,防止個人信息的非法泄露和利用,互聯網才會健康發展,個人的生活才會幸福安寧,我們的社會才會井然有序。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教授 王利明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王利明 治理信息泄露 完善立法 電信詐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