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用文化的自信建設自信的文化

——2016年中國文化產業年度報告

2016年12月28日 10:22 | 作者:張玉玲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2. 自信文化的新力度

像故宮一樣,2016年謹慎保守的博物館都邁開步子,勇于嘗試,把自己的“鎮館之寶”開發成生動鮮活的創意產品,推出“萌萌噠”的吉祥物,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努力“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2016年5月,《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發布,提出進一步加大文化創造、文化創新和文化創意的力度,鼓勵眾創、眾包、眾扶、眾籌,以創新創意為動力,開發文化創意產品,打造文化創意品牌。文化文物單位的文創產品研發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更應是當代文化產業要大力開掘的內容富礦。

傳統文化通過產業的力量,延續歷史文脈,永葆民族特性,愈加枝繁葉茂,而當代中國精神也通過文化產業得到彰顯和弘揚。2016年,從電影《湄公河行動》的熱映到《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廣受關注,一批文化精品進入文化市場,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為了讓“中國故事”叫好又叫座,既有傳統文化企業重新煥發勃勃生機,又有文化新業態異軍突起;既有國有文化企業的價值引領,也有民營文化企業的全力參與;既有骨干文化企業的“頂天立地”,也有小微文化企業的“鋪天蓋地”,各有各的本領和精彩。

文化產業為文化自信帶來物質條件,而文化自信又反過來促進文化產業的繁榮與發展。2016年,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產業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幸福產業”。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和國內經濟運行面臨下行壓力的大環境下,“五大幸福產業”有助于改善民生、拉動消費、促進消費升級,被賦予了全新的使命。

據國家統計局服務業統計司司長許劍毅介紹,2016年服務業不負眾望,快速發展,持續發力,在創新發展中繼續“領跑”我國經濟增長。1—8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調查顯示,旅游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5%,文化及相關產業服務業同比增長14.7%。

3. “文化+”的新深度

2016年12月19日,一個關系中國未來五年發展質量的規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出臺,人們發現“數字創意產業”赫然在列。規劃提出,以數字技術和先進理念推動文化創意與創新設計等產業加快發展,促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和相關產業的相互滲透。

動漫游戲、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等數字創意產品已成為群眾文化消費的主要內容。2016年前三季度,文化及相關產業10個行業的營業收入均實現增長,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一馬當先,營業收入達到3917億元,增速高達30.8%。兩位數的逆勢高增長充分顯現出數字文化產業的活力和前景。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文化引領、技術先進、鏈條完整的數字創意產業發展格局,相關行業產值規模達到8萬億元。

除了“文化+互聯網”加深融合,2016年“文化”開始向其他產業滲透、融合。從創意農業到特色小鎮,從文化節慶到城市品牌,從故事挖掘到創意策劃,從產品的種類到品質,都體現出文化的內涵和精神的溫度。在很多地區,文化旅游成為發展新引擎,特色文化產業成長為新的支柱性產業。走出“吹拉彈唱”的“小文化”,融入國民經濟的“大文化”,看不見、摸不著的“軟實力”,正成為拉動一方經濟的“硬實力”。

不管是文化產業自身的提質增效,還是“文化+”的融合發展,說到底還是取決于文化產業人才的素質和能力。要講好中國故事,通過創意策劃和運營推廣提高產品競爭力,也需要“文化情懷”和“工匠精神”。中國文化產業要把更多精美的文化產品、精細的文化服務呈現給消費者,培育更多“百年老店”,深入詮釋文化自信,全面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


編輯:邢賀揚

1 2

關鍵詞:文化自信建設 自信文化 2016年中國文化產業年度報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