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銀發收割機”的花樣騙術:老年人比魚肉還容易宰割

2017年01月04日 08:55 | 來源: 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維權艱難

2016年4月,74歲的濟南老人李金玉向威海一家公司認繳了100萬元眾籌資金,時隔半年,美滋滋地去領連本帶利的120萬元,卻發現關系“特別好”、叫她“媽媽”的那個人消失了。

她的合同里“巧妙”寫著:甲方公司委托乙方個人經營,委托費用100萬元。匯款記錄則顯示,李金玉將100萬元匯給了一個陌生的女人。盡管她堅稱對方是威海那家公司的員工,可從法律上講,匯款給這家公司的事,已很難坐實。

“我都一個月沒睡著覺了,”她額頭冒汗,聲音打顫詢問律師“不要利息也行,能收回來嗎”。

沉默了許久,王新亮委婉地告訴她,官司會幫她打,但勝算不大。

“免費公開課不要聽,免費小便宜不要占,遇事多與人商量。”王新亮常向老人講這三句口訣。

他的老年人防詐騙維權服務中心,重點工作是走進社區,向老人普及防詐騙知識。因為維權成功率太低,他希望預防為主,從源頭擠壓騙子的生存空間。

這一判斷也與北京市老齡辦一項最新的調查結果吻合:75%的老人在被騙維權時都會遭遇立案難、界定難、挽回損失難的問題。

陜西省公安廳公布的數據顯示,陜西電信詐騙受害者中老年人占比一度超過70%。

“詐騙老年人,一定會許諾高利潤讓他們喪失理智。”濟南市歷下區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胡延年稱,集資詐騙往往承諾25%以上的年息。

按照胡延年的說法,濟南市歷下區一度有1700多家金融擔保理財機構,其中“幾十上百家”涉嫌金融犯罪,詐騙老人錢財得手。

他坦言,有公司申請執照時合法合規,拿到資質后開展違法犯罪活動,執照反成騙人招牌。

“打擦邊球、鉆空子。”王新亮說,很多保健品虛假宣傳,只用嘴說,不印材料,不輕易留下證據。

歷下區龍洞派出所副所長于秉強稱,嚴格來講,保健品虛假宣傳等問題歸屬工商部門管理,只有引發中毒或治安事件,派出所才能介入。至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問題,則一般要達到一定金額和一定人數才能立案。

于秉強2014年接手過一起涉及百余人、一千多萬元的集資詐騙案,到現在還沒結案。目前,已有受騙老人去世。

2016年12月13日上午,龍洞派出所牽頭,聯合工商所、食藥所,對轄區內一家涉嫌違法售賣“電場治療儀”的生活館進行了突擊檢查。

該門店的兩項關鍵證照都被查出問題:營業執照上的經營地址和經營者名字冒用了隔壁超市;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則是其他地區某公司證件的一張復印件。

那次檢查后,食藥所的工作人員將店內的電場治療儀就地封存;工商所的帶隊人則說“快到12點了,食堂要沒飯了,趕緊回去吃飯”。

食藥所的負責人質疑,工商所應該對不合法的營業執照也給予處罰。

工商所的領導卻笑著打了個太極:“營業執照合不合法,您說了算就行。”

最終,這家店只需去食藥所補充備案,就可以正大光明地銷售那臺售價19800元,號稱能“根據電位能量場與生物體之間的關系,調節人體酸堿平衡、改善自律神經、治療疾病”的神奇機器。

“媽的,皇上不急太監急。”檢查結束,帶了一車民警的副所長江永峰罵了一句。

老人“不急”

很多時候,上當者自己也不“急”。

突擊檢查生活館這天,很多老人當場表達不滿。一位身上裹著理療毯的老太太嘟囔:“免費體驗,好事啊,你們這是干嘛?”

江永峰說,他經常遇到的情況是:到被騙者家做筆錄,卻發現一鄰居在門口徘徊。一追問,原來這位也被騙子騙了。

“很多老人被騙后,害怕和糾結的情感遠甚于憤怒。”他總結,老人既擔心兒女埋怨,又怕報案后給家人帶來麻煩,甚至遭到報復。

胡延年稱,他接觸的集資詐騙受害者大都不愛報警。很多人相信,騙子在外面,還能慢慢賺錢還債,抓進去就真沒希望了。

很難界定這種心態是愚昧還是善良。王新亮回憶,不止一位老人在詐騙公司跑路后,放棄了對拉單業務員的起訴,認為“他們也不容易”。

他認識一位褚阿姨,正是出于這種心態,錯失了三次挽回損失的機會。

第一次,是免費購物騙局被戳穿的當晚,幾名老人報警,將騙子老板抓進了派出所。有人吆喝褚阿姨一起去,她卻說“年輕人做事業很難”,不要落井下石。

次日,她去集市買了些零食,順路去那家免費購物公司看看,正碰上被關了一晚放出來的老板。還沒等說話,蓬頭垢面的老板一把搶過她買的零食就往嘴里塞,一邊吃一邊喊:“餓死我了,我還有懷孕的老婆,你們是要逼死我嗎?”

心疼的褚阿姨一句話沒問出口,臨走時還把剩下的零食留下了。

又過一個月,褚阿姨找律師要維權了。因為,這個騙子拿出手機給她看了剛出生的兒子的照片,表示打算借兒子“百日宴”時收禮金湊錢,然后給大家還錢。她想了想,掏出300塊錢做賀禮。

那個年輕人再也沒出現過。她氣呼呼地將故事講給晚輩,換來的大多是嘲笑。

不少旁觀者給被害者打上“活該”的標簽,這讓王新亮很擔心。他反復強調:“不要把年輕人擁有的知識、視野當成理所當然,套用在老人身上。”

王新亮稱,問題的本質是老年人和社會脫節了,“他們退休時,正是巨變的年代,可他們和外界的聯系斷了。”

“我們已經下意識地把這代老人當作特定年代的犧牲品,并堅信后一輩不會重蹈覆轍。”

他不贊成簡單將受騙老人歸結為“那代人沒文化”。在他幫助過的老人中,有干部,有教師,也有科研工作者。

在2016年,曝光的一起著名電信詐騙案是,一位受騙者被騙走了1760萬元。詐騙團伙冒充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引導被騙者將錢打入“安全賬號”。令人驚訝的是,受騙者是清華大學一名教師。

接觸老人久了,王新亮更愿意相信,在一個飛速發展卻又未富先老的社會里,每一代老人都可能變成落伍者。當任何一個與社會脫節者都可能成為圖謀對象時,靜靜等待時間完成對一代老人的淘汰無疑是最殘忍的,這意味著騙局稍一更新換代,就能讓下一代人也陷入同樣境地。

“這不僅是時代的問題,更是每一代人的問題。”王新亮說。

在保健品問題上,95歲的李偉民已經找到了下一代的“知音”。他的女兒前一段時間心臟病發作,此后也開始癡迷保健品,短短兩月已花費數萬元。

編輯:周佳佳

< 0 1 0 2

更多 時事新聞

更多 閱讀推薦

更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