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陳漱渝:魯迅的擇友觀“朋友,以義合者也”

2017年03月28日 09:12 | 作者:陳漱渝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朋友,以義合者也”。這句引文,出自魯迅的雜文《朋友》,收入他的雜文集《花邊文學》。引文的出典,是朱熹為《論語·鄉黨》寫的一條注釋。這里的“義”,當然不應理解為江湖義氣,而是指合乎正義的行為和事情。

筆者想起這個話題,是因為有些讀者誤認為魯迅性格峻急,“多疑善怒”,在生活中一定是孤家寡人,沒有朋友。對于這個問題,魯迅1936年2月21日在致曹聚仁信中是這樣回答的:“現在的許多論客,多說我會發脾氣,其實我覺得自己倒是從來沒有因為一點小事情,就成友或成仇的人。我還不少幾十年的老朋友,要點就在彼此略小節而取其大。”

所謂“大”,指的就是為國家、民族、民眾的共同立場和共同目標。在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成立會上,魯迅談到革命營壘團結的必要條件,就是要有為工農大眾的共同目的,而不是只考慮小團體甚至個人。有人喜歡在魯迅和郭沫若、茅盾的關系上做文章。魯迅的回答是:“例如我和茅盾、郭沫若兩位,或相識,或未嘗一面,或未沖突,或曾用筆墨相譏,但大戰斗卻都為同一的目標,決不日夜記著個人的恩怨。”(《答徐懋庸并關于抗日統一戰線問題》)

所謂“小”,當然指的是小節,包括不同的性格、氣質、愛好。比如翻譯家、佛學專家徐詩荃,早慧多才,19歲在復旦大學就讀時即開始結交魯迅,1932年至1934年期間往《申報·自由談》大量投稿,不但要求魯迅轉寄推薦,而且要求魯迅謄抄,將原稿寄還,使魯迅“殊以為苦”。魯迅雖然跟徐詩荃思想并不完全一致,也覺得替他抄稿既費力,又費時,但因為他天賦極高,舊學甚博,仍替他轉寄了一百多篇文稿,還主動替他校對了一本譯稿《尼采自傳》。只是在給《自由談》的編輯黎烈文的信中訴苦說:“此公脾氣頗不平常”。這就是魯迅愿意結識天下各種古怪英雄的一個例證。

在社會各色人等中,魯迅最樂意結交的是青年,特別是性格耿直,或帶點“野氣”的青年,前者如胡風,后者如蕭軍。他們當年雖涉世未深,失之于粗,但爽直、透明,跟他們交往不必設防。魯迅最討厭的是扭扭捏捏的江南才子,或遍身謀略、深不可測的人。魯迅最為敬重的朋友是柔石、韋素園一類的人。他們奉行“損己利人”的道德,甘做樓下的一塊石料,園中的一撮泥土。這跟魯迅的“人生計劃”一樣,“隨時為大家想想,謀點利益就好。”(1935年12月14日致周劍英)

當然,同為青年,也是流品不齊,魯迅與青年交友也有上當的時候。但魯迅仍然表示:“即使第一次受騙了,第二次也有受騙的可能,我還是做,因為被人偷過一次,也不能疑心世界上全是偷兒。”(1935年10月4日致蕭軍)

(作者系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學者)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陳漱渝 魯迅的擇友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