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曹兵:與航天發射的百次之約

2017年07月25日 13:58 | 作者:呂道凱 嚴偉 |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3. 臨危受命,演繹最美逆行

在航天界,有這樣一句哲言:“成功是差一點點失敗,失敗是差一點點成功”。

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航天史上為數不多的4次重大發射失利,都發生在西昌發射場。當時還是操作手的曹兵,親歷了這幾次失利。

“刻骨銘心,歷歷在目,發人深省。”談及發射失利,曹兵發出這般感慨。沉思的背后是痛定思痛、愈挫愈勇。

那是1992年3月,“澳星”首發失利,點火后火箭未能起飛。此時,火箭嚴重移位,推進劑大量溢出,發射場頓時籠罩在一片火海之中,隨時有可能箭毀人亡。

大量的參觀人群紛紛撤離,大家都想以最快的速度逃離發射場。慌亂人群中,發射場搶險分隊,猶如一股清流,頂著毒氣和熱浪,逆行而上,徑直沖到發射臺下,時刻準備撤回燃料,曹兵就在其中。

“大家非常緊張,每個人都是一邊抬頭看看火箭,一邊彎下腰小心干活兒,生怕出現意外。”搶險的地方離火箭只有5米,曹兵這種“提著腦袋上戰場”的擔心,絕非危言聳聽。

“當時情況十分危急,腦子里根本沒有想,還能不能安全地回到單位,一心想著把燃料泄回來。”整整一個晚上,數百噸燃料安全泄回,曹兵卻累倒在地上。

對于這場創造中國航天史上一大奇跡的“澳星保衛戰”,曹兵已記不清那些參加搶險人員的面孔,可他仍記得他們向著火箭奔跑的身影,那是他見過最美的逆行。

像這樣攸關生命的緊急關頭,曹兵還經歷過多次。而每次危機都能化險為夷,靠的絕不僅僅是運氣。

2003年5月,“北斗一號”任務燃料加注緊張進行中,全自動控制的加注軟件突然出現故障,經過多次檢修,仍無法解決,極有可能影響發射進程。

如果停止加注,就會錯過最佳發射窗口;如果改為手動加注,這在中心發射史上沒有先例,在場所有人對能否成功都捏了把汗。

身為加控臺主操作手的曹兵信心百倍地接受了指揮部首長手動加注的命令,經過6個多小時沉著冷靜、有條不紊的操作,他圓滿完成了燃料加注任務,加注量比軟件自動控制還精確!

讓曹兵印象深刻的還有2012年9月執行的中星12號衛星發射任務。氧化劑燃料加注按部就班進行,一切狀態都很正常。突然,發射場01號指揮員向曹兵叫了“暫停”,幾分鐘后,又被通知“全面停止加注”,所有的設備停止運轉。加注間里,一片嘩然。曹兵冷靜領受命令,靈活應對處置。

原來,與曹兵對接的箭上加注系統出了問題,二級燃料貯箱發生故障。盡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仍未能解決問題。指揮部決定,組織火箭二級燃料泄回,待問題解決后,再實施二次加注。

越是緊急,越不能慌亂。曹兵火速啟動應急預案,帶領系統人員泄回已經加注到火箭體內的燃料。從深夜一點到早晨六點,現場的每個人都不曾休息片刻,直到火箭燃料安全泄回。幾天后,火箭貯箱問題解決,曹兵又組織實施二次加注。

“位卑未敢忘憂國”。曹兵說,崗位雖小,責任重大。在他的內心深處,涌動著的是強烈的家國情懷,“顆顆螺釘連著航天事業,小小按鈕維系民族尊嚴”的航天質量格言,早已融入他的點滴日常。

4. 負重前行,感恩父母妻女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在中國航天從大國向強國邁進的征途上,像曹兵這樣負重前行的人有千千萬萬。在他們的身后,往往是一個家庭的默默付出。

曹兵離開家鄉江蘇如東30年,每年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非常少。隨著年歲的增長,父母身體也每況愈下。

在父母眼中,四兒子曹兵干的是萬人矚目的航天發射的大事業,是最有出息、最讓他們驕傲的。因為曹兵在衛星發射任務中貢獻突出,家鄉的報紙刊登了他的先進事跡,家里還來了電視臺的記者,這讓老兩口在村里很有面子。

但是,曹兵覺得虧欠父母的太多太多。每次休完年假離家回川,父母都要站在村口,目送兒子很久。

“別看我們家老曹50歲了,每次從老家走的時候,都哭得稀里嘩啦的。”在妻子吳新梅看來,已經到了“知天命”年紀的曹兵像個“老小孩”。

20年前,吳新梅帶著女兒從江蘇來到四川大涼山,一家人結束了分居兩地生活,終于團聚在一起。盡管山溝里條件簡陋,沒有菜市場,沒有電視信號,甚至基本的出行方式就是靠“走”,但只要能和丈夫孩子在一起,日子苦一點,她也是甘之如飴。

讓吳新梅銘記在心的是1997年6月上旬的那次風云二號發射,1周歲的女兒突然感染瘧疾,高燒不退,腹瀉不止,自己也被傳染,一起病倒了。

當時,發射在即,曹兵作為火箭燃料加注的主操作手,根本抽不出時間帶她們看病。

為了不影響丈夫工作,吳新梅一個人拖著生病的身子,帶著女兒,到駐地條件相對好一點的醫院住院,曹兵則留在溝里繼續執行任務。

在醫院,她親眼目睹了隔壁病床彝族老鄉的孩子因為瘧疾過重而夭折,心中既擔心又恐懼。

兩天后,圓滿完成發射任務的曹兵火速趕往醫院。在看到曹兵的那一刻,這個堅強的女人,淚如雨下。曹兵滿是愧疚。

像這樣顧得了工作、顧不上家的事,還有很多次,吳新梅卻從不抱怨。“他的工作本來就危險,我不想給他增加麻煩。”

同所有航天人的親屬一樣,曹兵的每一次加注都牽動著她的心。“以前,他一執行任務,我就跟著緊張,生怕他出什么意外。最近這幾年,輕松多了,可能是習慣了吧。”

對于妻子,曹兵心懷感恩。雖然同在西昌,二人也是聚少離多。為了彌補虧欠,他每次周末回家,都會推掉所有的應酬,陪妻子逛街、買菜,再做上一桌子好菜,享受難得的歡聚時光。

在山溝里工作了30年,曹兵更習慣稱自己是溝里人——放飛衛星的溝里人。他把自己如向日葵般絢爛的青春,都獻給了這巍巍青山和錚錚鐵塔,毫無保留。

談及退休后的生活,曹兵淡然道:“回老家鄉下,陪陪父母,種種菜。女兒大學畢業后到哪里工作,我們再跟著去哪里。”

在通往三號發射塔的路兩邊,30年前曹兵親手種下的白楊樹,如今已是綠樹成蔭、自成風景。

“就要離開這里,我的心中有太多的舍不得!”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驚天動地,曹兵正用平實的行動刷新西昌航天的發射紀錄。

談及未來,他還想再赴西昌航天下一個百次的美好之約。那時,應該是中國航天從跟跑到領跑的黃金時代。(呂道凱 嚴偉)

編輯:位林惠

1 2

關鍵詞:航天 發射 職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