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劉大成:活化農村末端物流 將推動新一輪經濟增長

2018年08月07日 15:32 | 作者:劉大成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作者: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 劉大成

“三農”問題是歷年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1號文件基本上聚焦于“三農”問題。中國經濟長期賴以發展的“投資、消費和出口”傳統三駕馬車拉動模式也轉變為消費為主導的“消費升級、創新和新型投資”新三駕馬車,2015年到2017年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分別是66.4%、64.5%和58.8%,但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6.62萬億元,人均年消費只有2.62萬元,人均月消費僅有2180元。

為應對經濟下行風險,中國已實施了三輪以投資基礎設施等固定資產為主的貨幣寬松政策,但隨著基礎設施日漸完善,對經濟拉動的邊際效應遞減。下半年啟動“更加積極的積極財政政策和松緊適度的穩健貨幣政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無疑又將成為最大份額,但其拉動經濟的邊際效應也將更加削弱。

根據上半年統計數據,一產、二產明顯減速,但三產服務業卻呈現增速,主要來自物流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和金融服務業。

信息服務業得益于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驅動的網絡經濟高速發展;但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則進一步誘導投資脫實向虛,經濟總負債/GDP達到近250%,未來前景并不樂觀。

2018年5月底的廣義貨幣M2存量已經達到174.31萬億元,但其融資結構卻存在較大問題,國企融資環境趨好而民企融資環境趨惡,2017年制造業投資占比僅有30%,未來制造業投資占比將進一步弱化。

物流業作為消費及消費商貿渠道的支撐主體,又連接生產和消費,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但長期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突出問題。物流業降本增效成為拉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向物流業傾斜的各項政策紅利陸續出臺,資本市場也愈加關注物流業。

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農村表現得最為突出,而信息服務業和物流服務業處于增速中,國家希望以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物流業的降本增效帶動“三農”工作,“電商扶貧”、“金融扶貧”、“修路扶貧”和“物流扶貧”成為當下精準扶貧脫貧的主要方式,但由于目前一些扶貧脫貧的對象已經演變為“硬骨頭”,扶貧工作依舊是步履維艱,除了各級政府和慈善機構,許多資本和企業家對扶貧實際上是望而卻步。

恰恰是“三農”與物流業的融合,即農村末端物流的活化給了中國經濟再次高速發展的機會,融合一二三產的農業供應鏈創新成為破解“三農”問題的最佳路徑。

改革開放始于中央認可小崗村的“土地承包責任制”并向全國推廣,其后低端制造業快速崛起并引導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一個主因就是來源于脫離土地束縛的農民進城務工帶來的農民工低勞動力成本的紅利。

2011-2016年,快遞業業務量增長達到53.48%,業務收入達到39.29%。高速發展的一個原因來自于增速高達200%-300%的電商市場對快遞物流的需求,另一個原因則是來源于剛進城并具有低勞動力成本的快遞小哥。

據統計,80%的快遞小哥多數為農民進城后的第一份工作,在快遞企業的平均任職時間是9個月。在移動互聯網、導航技術和APP平臺支持下,原本僅有500-2000元月收入的農民工在技能并未改變的情況下收入就躍升為月收入8000-12000元,而負責運營平臺的企業營收就更高了,信息化平臺及金融創新成為農民工收入增長的核心要素。

遠離城市的農村和農民遠未融入已經被商貿、資本和全球產業鏈催化的當下市場體系中,身居鄉鎮、村莊的農民及其土地資源和生產資料的資源配置優化能力為中國經濟新發展預留了上升空間。

但目前大多數農村和農民還遠不具備主動參與農業供應鏈體系的能力,同時農村、農民的需求量相對分散,投資農村物流的回報率很低,如何提升農民收入從而提升農村和農民的消費水平,才是形成消費導向型農業供應鏈的關鍵。

留在農村的農民最大低成本資源就是農民勞動力和農業生產工具,而其最富裕的資源也是勞動力和農業生產工具。

具有覆蓋縣市、鄉鎮和村莊的商貿、物流及金融網絡的大型企業主要包括鐵路總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華全國供銷總社、中國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合作社。鐵總在3.8萬億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完成后,將完成覆蓋每一個縣域的鐵路線路,農業銀行也覆蓋到縣域;供銷社體系和農村信用合作社覆蓋到鄉鎮,而郵政物流則早已深入每個村莊。

這些傳統國企既具有最大的網絡體系,也具有較強的壟斷性,但依然很難實現融合網絡和壟斷優勢的盈利,其主要原因就是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服務農村網絡末端的過高成本成為難以盈利的主要原因。

在這種遍及全國村莊的商貿、物流和金融網絡上運行的裝備和人員,哪怕是再有效率、再有技術創新,也會因為市場需求偏低而網絡服務成本較高而難以在市場上獲取競爭優勢,也就難以在服務農村、農業和農民方面做強做大。

然而,普遍處于無成本且長時間閑置的農民勞動力及農業生產工具如拖拉機等,如果能進入到遍及全國村莊的商貿、物流和金融網絡運營中,則一方面可以得到溢價收入,另一方面可以滿足市場運營主體的盈利需要。

當下全球產業鏈變化,從以往全球產業鏈獲益的中國產業結構必然迎來新一輪變革。但中國獨特的經濟結構和廣闊的地域資源或可成就中國在外部環境圍困下形成自有的產業鏈體系。中國從東到西近5000公里,其中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可以成為消費端;中部則已經成為生產端;西部資源充沛,呈現明顯的資源端特征。中國內部能仿造全球產業鏈重新構建起消費-生產-資源全產業鏈體系。

特別是當下對于低端消費市場的需求暴漲。隨著供遠過于求市場替代供不應求的傳統市場,消費者市場開始向相反的兩極化方向發展,即高端市場和低端市場,而中端市場則快速嚴重萎縮。消費者樂意支付更高的價格購買更高端的產品和服務,但也樂于支付更低的價格購買更低端的產品和服務。美國Costco倉儲零售公司和Brandless電商的興起,加之中國拼多多公司在美的上市,都意味著低價市場未來擴張的巨大潛力。

廣大縣市、鄉鎮和村莊沒有制造業而具有更多服務業,有較為獨立的經濟運行環境,也受經濟大環境影響較小,一旦農民運用其空閑的勞動力和生產工具增加收入,其有待開發的消費需求將支撐起又一個新改革開放的市場空間,而投資者將獲取超出想象的溢價空間。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物流 農民 農村 經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