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90.7%受訪者覺得做“購前功課”有必要

2020年06月04日 11:05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在鄭州市一家商場,售貨員利用網絡直播平臺介紹手機商品。新華社供圖

當下,很多年輕人購物前都會做“功課”,功能、價格、顏值,全都要貨比三家。有網友感慨,一大堆“功課”做下來特別耗費時間。你會做“購前功課”嗎?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8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5%的受訪者會做“購前功課”。66.0%的受訪者會通過網絡對要買的商品加強了解,52.7%的受訪者會在各個網站、店鋪比對價格。90.7%的受訪者覺得做“購前功課”有必要。

86. 5%受訪者會做“購前功課”

北京某事業單位員工秦紀茵(化名)購物前一定會做“功課”,“以前出門逛超市、商場,也要做‘購前功課’。現在大家在線上購物,看不到實物,更應該多了解商品的性能和價格再入手”。

前陣子為了家里裝修,90后肖曉嘉(化名)買了好幾本書來看,“空間利用、風格設計、收納整理,各方面都要考慮到,盡量做好‘功課’,不讓自己后悔”。

調查顯示,86.5%的受訪者會做“購前功課”。具體來說,66.0%的受訪者會通過網絡對要買的商品加強了解,52.7%的受訪者會在各個網站、店鋪比對價格,43.3%的受訪者會看相關公眾號和博主的推薦,41.9%的受訪者會查看買過該商品的網友的評價。

“疫情期間我想要看些書充實自己,就先花時間找到推薦書單,再結合自己的興趣選定書目,然后將各個網站的價格全都比一遍。”秦紀茵說,買每樣東西她都耗費了很多精力,“為了找書,我關注了很多薦書博主,還看了一些關于書籍的紀錄片。最近我想入手一個閱讀器,又要開始做新的‘功課’了”。

做“購前功課”的其他做法還有:找周圍人推薦(38.1%)、看不同品牌商品的測評帖和視頻(36.3%)、逛實體店了解和感受(27.0%)、詢問網友(21.6%)、看商品購物直播(18.4%)等。

肖曉嘉更看重商品的外觀和性價比,“線上購物,受訪者很容易被過度美化的商品圖片欺騙,如果沒法看到實物,我會看直播了解”。

“有段時間,我迷上了買馬克杯,平時一有空就逛網店挑各種款式放在購物車里,到購物節的時候再全部拿下。”肖曉嘉說,有時她要花好幾個月做“功課”,先確定自己要買的東西,然后貨比三家,挑好信賴店鋪的商品,放在購物車里時不時關注一下價格,“我還會把不同價位的商品都選一些,因為有時湊滿減可能就差幾十塊錢,有一些小物件好湊單”。

調查顯示,受訪者買電子產品(71.2%)、化妝品(49.4%)、服裝箱包飾品(48.7%)、家電(48.5%)等商品時會做“購前功課”。

67. 9%受訪者覺得做“購前功課”累

“我買羽絨服時,一定會先了解一下是鵝絨好還是鴨絨好,挑好差不多的款式后,再比較哪一件充絨量更高,是否防水,最后比對價格再下單。”秦紀茵說,她更看重商品的性能和價格,“買睡衣要先分析材質,哪種面料舒適,網購不像實體店,能夠用手感受,網上只有關于各種材質的名詞和所占百分比,得先把這些名詞弄懂,比如棉分為哪幾種棉,緞面是什么面,弄懂之后還得琢磨怎么買能有優惠”。

調查中,67.9%的受訪者覺得做“購前功課”累,其中16.3%的受訪者覺得非常累。26.3%的受訪者覺得一般,5.7%的受訪者覺得不太累。

“做‘購前功課’確實太累了,需要有足夠的時間精力才行。”肖曉嘉剛剛生了小孩,沒那么多時間貨比三家,“現在我有了一些固定買東西的網店,需要買什么,就去店里立馬下單,可能價格上不是最優,但很省事,不容易出錯”。

秦紀茵覺得不做“功課”不行,“有一次,我在網上隨意買了一臺冰柜,從查找到付款不到半小時。結果買回來之后發現尺寸有些過大,溫控也不精細,有時控制不好溫度,冷藏柜里的東西也會被凍住”。

調查中,90.7%的受訪者覺得做“購前功課”有必要。

受訪者中,00后占6.1%,90后占36.3%,80后占44.1%,70后占10.9%,60后占2.0%。(記者 王品芝)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受訪者 購前功課 商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