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用禁拍清單抑制文物拍賣亂象

2016年11月03日 15:32 | 作者:胡印斌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非法文物拍賣的甄別、認定乃至叫停,仍有待于相關輔助性細則的制定,而執行環節也決定著新規能否真正落地。但無論如何,這一“禁拍清單”必將對以往暢行無忌的文物拍賣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國家文物局日前印發《文物拍賣管理辦法》,規定被盜竊、盜掘、走私的文物或者明確屬于歷史上被非法掠奪的中國文物等幾類物品,不得作為拍賣標的。

中國文物歷來是拍賣場上的寵兒。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全面提速,“盛世收藏”概念更是深入人心,文物拍賣產業也獲得了長足發展。今年8月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發布的2015年年報顯示,盡管市場下滑,但2015年成交額仍達256.6億元,其中文物類拍賣標的成交近19萬件(套),成交額209.95億元。而從全球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規模已接近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總額的三分之一。

與此同時,文物拍賣也屢遭詬病。有觀點認為,過熱的拍賣市場,直接刺激了文物的盜竊、盜掘、走私,也由此產生了諸多高估低走的拍賣亂象。

考慮到中國歷史悠久,很多文物仍處于缺乏保護或保護不力的野外狀態,這樣的擔心并非不可理解。以河北靈壽幽居寺佛首為例,三尊佛首分別于1992年、1996年被盜,而其中的釋迦牟尼佛首1998年就出現在市場上。幸有河北省文物專家的不懈追蹤,才最終在今年3月份回到大陸得以身首合璧。

也因此,此番新規明確規定“被盜竊、盜掘、走私的文物”不得拍賣,或將可能斬斷文物非法流通、變現的渠道,從而使文物免于遭受惡意損毀破壞。當然,具體的甄別、認定乃至叫停,仍有待于相關輔助性細則的制定,而執行環節也決定著新規能否真正落地。但無論如何,這一“禁拍清單”必將對以往暢行無忌的文物拍賣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可見,新規只是在加強文物拍賣管理,規范文物拍賣行為,而并非打壓拍賣。此次新規放開互聯網文物拍賣經營限制,即是開明之舉。如果聽任各種不法行為大行其道,被損壞的不僅僅是不可再生的文物,而是整個文物拍賣市場的健康發展。

至于“歷史上被非法掠奪的中國文物”,則更是國人心頭持久而深刻的痛。我們知道,繼2009年圓明園兩獸首在巴黎拍賣引發公眾關注之后,這些年來,不斷有圓明園流散文物在國內外拍賣市場拍出高價。在追索或禁止拍賣行在國外拍賣中國文物尚存困境的情況下,國內先行禁拍不失為可行之法。

至少,國家明確了對此類文物的態度,即無論是現在被盜走的,還是之前被掠走并流失國外的中國文物,理論上其處置權均屬于中國人民,任何機構、個人等并無隨意處置的權力。目前尚無法叫停國際拍賣行的拍賣行為,并不意味著就會停止這方面的努力。事實上,國家文物局一直在敦促海外拍賣行遵守國際公約,尊重原文物歸屬國人民的感情。

當然,讓文物不輕易被盜、被挖、被走私,還需要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真正重視傳統文物保護,切實改進保護條件,嚴厲打擊文物盜賣。不僅要堵住被盜文物在合法渠道的市場流通,更要依法打擊黑市交易,斬斷圍繞文物形成的黑色利益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文物 拍賣 文物局 盜墓筆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