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精品视频在线不卡,久久久这里只有免费精品29,六十路老熟妇乱子伦视频日本,在线观看精品国内

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陳先達:文化自信中的傳統與當代

2016年11月23日 15:33 | 作者:陳先達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2、 文化是有機整體

文化自信,是一個包括對中國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內的自信。這種自信,既是對我國歷史上博大精深、為人類文明創造出不可磨滅貢獻的文化的敬意,也是對創造中華民族文化的我們祖先的禮敬;同樣,對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包含對永不屈服、前仆后繼的革命先烈的崇敬,對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無數先進人物及其文化成果的敬意。只有對傳統文化的自信而沒有對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這種自信是不完整的,而且也是不可能的。一個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有機整體,既有傳統文化也有當代文化。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傳統與當代最佳結合,既繼承傳統又推陳出新,各領風騷。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受尊重的程度,與它對現實的巨大影響是正相關的。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就表現在它在塑造一個民族的性格和民族精神上具有偉大作用,表現在它的基本精神和智慧為后世子孫克服困難、自強不息提供精神動力和源泉。

文化不是塑像,也不是死水,而是活的機體。文化必須適應社會的變化而變化。傳統文化要能夠存在和發展,必須表現為一種不會中斷的傳統。沒有傳統的傳統文化只是一個空名,而非實有;不再傳承的傳統文化表明文化的失傳,這種失傳的傳統文化已無跡可尋,它的存在是不可知的,它已不再是傳統文化,而是已經死去的失傳的文化。沒有傳統文化,當然談不上文化傳統;沒有文化傳統,意味著傳統文化的中斷和消失。傳統文化是依靠文化傳統而延續的。可以說,沒有一個現存的文化中不包含傳統文化的因素。傳統與當代絕對對立的二分化思維,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思維。

經濟并不能重新創造一切。創造文化的是人,而人總是從已有的思想資料中尋找可供構建與新社會制度適應的文化形態。這就決定了任何社會的文化都不能擺脫傳統。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能否傳承和發揚光大,取決于這種文化在當代的生存狀況,正是在中國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以其科學性、民族性和大眾性,彰顯出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中國文化的精神基因的存在。

有的學者把“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文化大革命”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兩次災難。這是夸大其詞,也是誤導。“五四新文化運動”反對舊道德舊理教,提倡科學與民主,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進步運動;它形成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拉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不足之處,與它的歷史價值和意義相比是次要的,把摧殘中華民族文化罪名強加在“五四新文化運動”頭上,是一種錯誤的文化保守主義的歷史觀。至于“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謂“破四舊”和對儒學的片面批判,確實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傷害。這種極“左”思潮,傷害了中國傳統文化和一些對中國文化做出杰出貢獻卓有成就的文化名人。這是我們深刻的歷史教訓和難以抹去的記憶。但這種對待傳統文化的極“左”思潮,也是違背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本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一貫主張的。它并不能代表中國共產黨一貫的文化政策和主張,而是一次重大的錯誤。把“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四舊”和“批孔運動”與“五四新文化運動”捆在一起,實際上是企圖一筆抹殺近百年來中國在反對“全盤西化”和反對“文化保守主義”思潮中的成就和進步,為已被歷史淘汰的舊文化思想招魂,是為所謂告別革命、開啟新啟蒙運動作思想理論鋪墊。

編輯:邢賀揚

1 2 3 4 5 6 7

關鍵詞:陳先達 文化自信 傳統 當代 文化大國 文化強國

更多

更多